[实用新型]一种工艺品制备过程中芦苇秆所用压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911.3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晖;高玉慧;张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棣县文化馆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19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品 制备 过程 芦苇 所用 压平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工艺品制备过程中芦苇秆所用压平装置。
(二) 背景技术
中国工艺美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有以软木为主料,经雕刻而成的软木画,有以绫绢为底,按照画稿设计,将绸绢剪裁,拼接成丝绸剪贴画,还有通过树皮贴制成的树皮贴画,而通过对麦秆、芦苇进行处理而形成的麦秆工艺品、芦苇工艺品仍是鲜为人知,一般包括剪、烫、贴、润等工序,其选用芦苇叶、杆和花穗及麦秆为原料,修剪成不同的形状,再利用熨烫的方式,改变原料的颜色,再进行粘贴成画。芦苇秆的用量最大,其处理起来很繁琐,需要将芦苇秆从中间挑开,然后熨开熨平,上述操作一般手工完成,工作量大,而且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工艺画的制备过程,需要改进。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省时省力的工艺品制备过程中芦苇秆所用压平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工艺品制备方法中芦苇秆所用的压平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用于承装芦苇秆的方波状的承装件,该承装件连接左右震动的震动装置,承装件上面设置与其相对应的方波状的夹持件,承装件与夹持件之间安装可从左往右移动的拨杆,该拨杆位于承装件的上方,承装件与夹持件之间还依次设置可从前往后移动的刀片、可前后来回移动的烙铁,烙铁为上下两层且分别压入相应的承装件、夹持件的凹槽内,该烙铁与所述凹槽相对应。
本发明的芦苇秆所用的压平装置,承装件与夹持件之间还依次设置可前后来回移动的磨石,磨石为上下两层且分别压入相应的承装件、夹持件的凹槽内,该磨石与所述凹槽相对应。
本发明的芦苇秆所用的压平装置,承装件的左侧安装一平台,拨杆从平台左侧移动。
本发明的芦苇秆所用的压平装置,承装件及夹持件置于机架内,震动装置安在机架上,承装件凹槽的底面是板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品可以作为礼品、旅游纪念品,用它制作的动物、人物、建筑,栩栩如生,既保留了天然材料的特性,又具有和谐的色调,满足现代人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芦苇秆所用压平装置的使用,有效缩短了工艺品的制备的时间,有效简化了工艺过程。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附图1的左侧部分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支架A与机架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烙铁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烙铁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磨石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磨石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的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的震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的板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装件,2偏心轮,3联轴器,4电机,5震动装置,6夹持件,7拨杆,8平台,9机架,10槽状滑道,11手柄,12油缸,13刀片,14烙铁,15连接部,16支架A,17轮子,18磨石,19支架B,20板状结构。
(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棣县文化馆,未经无棣县文化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