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切底锚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4982.5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仁军;张陈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仁军;张陈泓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切底锚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栓,尤其涉及一种后切底锚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锚栓按锚栓的锚固作用原理和构造不同,分为膨胀型锚栓和扩孔型锚栓;按锚固控制方式又分为扭矩控制式和位移控制式。锚栓锚固后,主要靠膨胀套管膨胀,挤压混凝土孔壁,并产生摩擦力来承受向外的拉拔力。而扩孔型锚栓应用技术安装时,先用钻头在混凝土基材上进行打孔,再用专用扩孔钻头进行底端扩孔,锚栓体头部胀开后与扩孔空间形成锁固机构,不产生膨胀应力。但在实际扩孔中,经常在混凝土中遇到钢筋,目前扩孔钻头的设计只针对混凝土基材切削扩孔,对钢筋切削性能很差,无法完成对有钢筋部位的混凝土进行扩孔。同时扩孔钻头存在操作繁琐、定位不准确、安装效率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后切底锚栓。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切底锚栓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一端设有倒锥头的锚杆、与所述锚杆另外一端相配合的螺母和套装在所述锚杆上的膨胀套,所述膨胀套上靠近所述倒锥头的一端设有由多个扩张片构成的膨胀部,所述扩张片的外侧形成有斜面,所述扩张片自由端的厚度小于底部的厚度,所述扩张片的自由端设有切底刀,所述锚杆和膨胀套外侧均设有防腐蚀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后切底锚栓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膨胀套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扩张片的底部设有空刀槽。
所述切底刀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切底刀上设有连接端和切入端,所述连接端为三角形的一个边的所在平面,与该边相对的角所在的线为所述切入端。
相邻的两个所述扩张片之间设有缝隙。
所述锚杆上还套装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膨胀套与所述螺母之间。
所述扩张片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倒锥头相配和的导引斜面。
所述扩张片自下而上逐渐变窄,所述扩张片自由端的宽度小于底端的宽度。
所述防腐蚀涂层为热浸锌涂层。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切底锚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部件少、固定牢靠、使用方便,通过在扩张片的自由端设置切底刀,提高了膨胀套与孔壁的连接强度;其次,本实用新型将扩张片的外侧设为斜面,使得切底刀的外径与膨胀套外径相同的情况下,切底刀能够更深入的切入孔壁,提高膨胀套与孔壁的连接强度,同时切底刀的外径与膨胀套外径相同,具体安装时,孔的内径无需因切底刀的设置而扩大,有利于减少膨胀套外壁与孔壁之间的应力接触,当切底刀的外径与膨胀套外径相同时,切底刀完全切入孔壁,形成与孔壁的机械锁键,两者之间的机械互锁形成锚固作用,有利于减少膨胀套与孔壁的膨胀应力,加强了安全锚固能力,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再次,在本实用新型的外壁上设防腐蚀涂层,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膨胀部膨胀前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膨胀部膨胀前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膨胀部膨胀后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膨胀部膨胀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仁军;张陈泓,未经林仁军;张陈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4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 下一篇:集成湿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