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5012.7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B29C47/92;B29C47/08;B29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韩国胜;张海英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改性塑料材料的生产中,其生产方法是在挤出造粒机组上生产粒状原料,挤出造粒生产线的设备主要由挤出机、冷却水槽、干燥风机、牵引机构和切粒机等组成;当塑料挤出机在挤出塑料条料后,紧接的后续工艺是实施对塑料条料的冷却和干燥,以保证塑料条料在进入后续的切粒工序前既得到冷却,又能消除水冷却过程中带来的水份;整套冷却干燥装置位于挤出机和切粒机之间,塑料条料由挤出机挤出后进入水槽冷却,再回水槽上面经过与干燥风机出风口连通的风干喷口进行吹干,最后由牵引机构送至切粒机中切碎造粒,在传统的冷却干燥系统中随着冷却时间的加长冷却水的温度会逐渐上升,冷却水温度越高冷却效果越差,需要调整冷却水温度或降低塑料条料在冷却水中的行进速度来保证冷却效果。
调整冷却水的温度通常为在冷却水中加入温度较低的冷却水进行温度中和,当冷却水的温度提升较快的情况下还需要将温度升高的冷却水排出一部分后再加入冷水才能达到需要温度,操作复杂。
降低料条料在冷却水中的行进速度来保证冷却效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冷却效果,但是在水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会拖慢整个生产的速度,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行改变冷却水温度的冷却干燥系统,在保持冷却效果的同时不需要降低塑料条料的运行速度,不会影响生产效率,能够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干燥系统,包括冷却装置以及干燥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上设置有物料进口以及物料出口,所述冷却水槽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槽的出口处并位于物料上方位置,所述冷凝器所处位置的物料下方设置有抽气扇,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抽气扇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振动式物料导向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水槽上设置有冷却水注水口、冷却水循环出口以及冷却水循环进口,所述冷却水槽通过所述冷却水循环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水口,通过所述冷却水循环进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水槽中设置有物料导向装置,通过所述物料导向装置使得物料在所述冷却水槽中呈迂回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式物料导向装置包括振动装置以及固定连接物料与所述振动装置的连接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杆以及带动所述振动杆运动的直线电机,所述振动杆在所述直线电机的带动下在与物料运动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摆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器的冷凝管直径小于所述连接管路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水循环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泵。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水循环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截止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水槽中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有湿度检测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料导向装置为至少一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的提高冷却以及干燥效果,同时节省能源,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实施例型所述冷却干燥系统示意图。
图中:
1、冷却水槽;2、冷凝器;3、振动式物料导向装置;4、冷却水循环泵;5、物料导向装置;6、抽气扇;7、截止阀;8、温度检测装置;9、湿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5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