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7088.3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伟;徐建中;邱盛兴;周国海;李高进;姜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钢板、甲板及地面等表面清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工业钢板表面除锈或其他表面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船舶、海洋工程等钢结构物的制造过程中,钢板表面需要进行除锈清理,此外,建筑物地板、甲板及路面也需要专用设备进行表面清理。如果使用传统的开放式的喷丸/砂设备,不仅威胁人身安全,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需要使用封闭式的表面清理设备,特别是在舱室内对油漆烧损部位的修补工作,对封闭式清理设备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表面清理装置,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易造成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同时工作效率较低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表面清理的装置,它主要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设有封闭室,封闭室上设有高动能颗粒入口通道和高动能颗粒出口通道,高动能颗入口通道与加速装置相连,高动能颗粒出口通道与回收管相连,支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工作时,直径在φ0.3~φ1.2mm之间的颗粒状、磨蚀性物料经加速装置加速,加速后具有高动能的颗粒由封闭室的入口通道进入,特殊设计的颗粒运动轨迹导引通道与合理的轴线夹角,保证了高动能颗粒的运动轨迹与清洁面的法线呈40°~55°夹角。封闭室内处于一定程度的局部真空状态,所述毛刷护板一方面可以阻挡高动能颗粒物料和灰尘的外溢,另一方面还是外界气体的补充进口,气流将形成一个合理的悬浮、回收速度,实现高动能颗粒物料的高效回收。回收管为高动能颗粒物料的真空回收管道,回收后的颗粒物料进入循环存储系统。所述的万向轮是方便封闭式自循环高效表面清理装置的运动,减小装置运动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室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毛刷护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各附图的标号表示如下:1回收管、2封闭室、3万向轮、4毛刷护板、5加速装置、6高动能颗粒入口通道、7高动能颗粒出口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表面清理装置,它主要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设有封闭室,封闭室上设有颗粒入口通道和颗粒出口通道,高动能颗入口通道与加速装置相连,高动能颗粒出口通道与回收管相连,支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封闭室内中部位置为清理工作面,所述的清理工作面与高动能颗粒入口通道、高动能颗粒出口通道之间呈40°~55°夹角。封闭室四周设有护板,护板上设有毛刷安装孔轴线,相邻的毛刷安装孔轴线彼此平行,且与封闭室水平截面之间呈90°设置。另一种方式中,一侧护板的毛刷安装孔轴线与另一侧相对的护板毛刷安装孔轴线之间呈90°设置,且毛刷安装孔轴线与封闭室水平截面之间呈45°夹角。
支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万向轮。回收管采用真空回收管,回收管的进口端直径大于回收管的末端。
所述的高动能颗粒为粒径在φ0.3~φ1.2mm之间的颗粒状、磨蚀性物料,一般可选用如金属钢丸、钢砂或核桃壳等非金属颗粒制成。
封闭室的四周设有毛刷护板,毛刷采用的尼龙刷毛,刷毛的直径在0.3~0.45mm之间。封闭室四周毛刷护板与封闭室之间为垂直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式自循环高效表面清理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优点:
1. 所述封闭式自循环高效表面清理装置,带有万向轮运行阻力小,动作灵活。
2. 封闭室的高动能颗粒物料的入口和逃逸出口的角度和位置计算科学,清理和回收的效率高。
3. 封闭式自循环高效表面清理装置更容易靠近障碍物,完成涂层处的破损清理修补。
4. 封闭室内的高动能颗粒物料的经过合理规划,动能损失小。
5. 毛刷护板具有阻挡高动能颗粒物料的和烟尘的逃逸高动能。
6. 毛刷护板具有气体补充的功能,获得良好的悬浮和回收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未经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7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