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7802.9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于秀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秀革 |
主分类号: | F23L13/02 | 分类号: | F23L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电炉装置上的风门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F16K阀;龙头;旋塞;致动浮子;通风或充气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炉、燃料炉工作过程中炉室内温度一般较高,需要定时对炉室内进行通风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常见的是手摇式开启风门口,即是在风门口出设有一挡块,工作人员手动与挡块有连接的手柄进而开启风门口进行炉室内的通风处理,显然,此种处理方式需要人工操作,但是电炉、燃料炉工作的炉室内要求的是定时进行通风处理,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在预定好的时间进行手动操作,工作程序麻烦,而且炉室内工作温度较高,人工操作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开启风门口,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风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门装置,包括壳体,固定连接于该壳体上端的若干风门口,以及与该各风门口定位连接的风机,其中所述风门口的内腔设有与所述风门口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应的挡块,所述挡块与定位连接于所述风门口的内壁上的连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上方设有中间横梁,所述挡块的下方设有支撑件。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风门装置,其中所述挡块与所述连杆通过一合页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风门装置,其中所述挡块自由活动角度θ范围为0°≤θ<90°。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风门装置,其中所述风门口呈圆形形状。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风门装置,其中所述挡块为两件呈扇形形状的金属片。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风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上端的风门口为两个。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风门装置,其中所述风门口与所述壳体呈一体成型。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风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壳门。
此外,上述的一种风门装置,其中所述风门装置主要是应用于电炉或燃料炉。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技术方案中风门口的内腔设有与风门口形状、大小相应的挡块,该挡块与定位连接于风门口的内壁上的连杆活动连接,定位连接于风门口上的风机开始工作时,与连杆活动连接的挡块在风机抽风的作用下向上旋转,自动开启风门口,另外,在连杆的上方设有中间横梁用于避免挡块在向上旋转过程中角度旋转超过90度,当风机停止工作时,挡块不会旋转至同边。
(2)本技术方案中壳体上端的风门口为两个,可用于防止其中一个损坏时而影响电炉或燃料炉的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在温度过高时同时开启两个风机同时工作加快炉室内的通风处理工作,此外,壳体的两侧设有壳门,便于在风门口损坏时的维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挡块与连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风门口关闭时结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风门口开启时结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侧视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壳体,2-风门口,3-挡块,4-连杆,5-活动件,6-中间横梁,7-支撑件,8-法兰,9-壳门,10-锁紧件;图中箭头代表空气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所示,一种风门装置,主要应用于电炉或燃料炉,其包括金属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壳体1,位于壳体1上端的并与壳体1一体成型的两个风门口2,其中风门口2的个数不限制于两个,一个或是两个以上均可,以及与该各风门口2通过法兰8定位连接的风机(图中未标示)。
风门口2呈圆柱形形状,当然风门口2的形状不仅仅局限于该圆柱形形状,可为方体或是长方体等多种形状,其内腔设有与风门口2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应的挡块3,挡块3为两件呈扇形形状的金属片,挡块3与固定焊接于风门口2的内壁上的连杆4通过一活动件5活动连接,活动件5为一合页,挡块3可通过螺栓与合页上的定位孔固紧相接,连杆4的上方设有中间横梁6,用于避免挡块在向上旋转过程中角度旋转超过90度,保证挡块3自由活动角度θ范围为0°≤θ<90°,当风机停止工作时,挡块不会旋转至同边,以致风门口不会出现不能正常关闭的现象,挡块3的下方设有支撑件7,用于支撑挡块3,以至于挡块3不会下落,另外,其中连杆4、挡块3、中间横梁6以及支撑件7皆采用耐热材料制成,能耐高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秀革,未经于秀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7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