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检测风向的SF6电气设备补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7976.5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龚嘴水力发电总厂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风向 sf sub 电气设备 补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可快速检测风向的SF6电气设备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纯净的SF6气体一般公认是无毒的,但是在电弧作用下,SF6的分解物如SF4、S2F2、SF2、SOF2、SO2F2、SOF4、HF等,它们都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因此,国家和电力行业规范中对户外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补气时,对作业人员所处的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如《DL/T 639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第4.1.6条就规定,户外设备充装六氟化硫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方向操作。
现有技术中,SF6电气设备的补气装置虽然结构复杂,但是没有专用的用于配合作业的风向判断设备,工作人员在利用SF6电气设备的补气装置进行补气时,对风向完全凭借感觉判断,工作人员并不能及时且准确地掌握风向,对于风力不稳定的地区,尤其是像龚嘴、铜街子这样的水电站,其开关站处于河谷地带,风向、风力都不稳定,极易造成补气作业人员工作时由于风向改变而处于设备下风口而被有毒物质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可快速检测风向的SF6电气设备补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快速检测风向的SF6电气设备补气装置,包括高压气管,设置在高压气管一端并用于对SF6气瓶出气减压的减压阀,设置在高压气管另一端、用于连结气管与SF6电气设备的接头,以及设置在接头上的风向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所述高压气管并排设置的吹气管道,该吹气管道的进气端连接有鼓风机,其出气端正对SF6电气设备。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吹气管道的出气端上还安装有用于扩大吹风面积的呈喇叭状的扩气件。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高压气管上还设有调节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吹气管道与高压气管之间通过“U”型的紧固件将二者并排固定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管道的始端直接通过减压阀六氟化硫气罐相连通,气管的另一头安装连接接头SF6电气设备的接头,并在接头处安装风向标,能快速给补气作业人员提示环境风向风力的变化,以提醒工作人员改变所处位置,避免作业人员吸入经电弧作用下SF6的分解物而中毒。
(2)本实用新型还设计有吹气装置,其一端连接鼓风机,用于提供风力,其另一端正对SF6电气设备,进一步的,在该出气端设置扩气件,以提高吹风面积,当自然风向突然变化,而工作人员来不及撤离时,可开启鼓风机将工作人员正面的空气及有害物质吹散,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名称如下:1-高压气管,2-减压阀,3-接头,4-风向标,5-吹气管道,6-鼓风机,7-扩气件,8-紧固件,9- SF6气瓶,10-六氟化硫电气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检测风向的SF6电气设备补气装置,其主要由高压气管1,减压阀2,接头3和风向标4等部分组成,其设计原理是将风向标与补气装置一体化设计,通过风向标能快速给补气作业人员提示环境风向风力的变化,以提醒工作人员改变所处位置,避免作业人员吸入经电弧作用下SF6的分解物而中毒。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减压阀,用于补气时,对SF6气瓶出气减压,使用时安装在SF6气瓶的气嘴上,设置在高压气管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龚嘴水力发电总厂,未经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龚嘴水力发电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7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床
- 下一篇:一种强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