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8232.5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晴伟;王斐;周亚男;刁增权;赵延鹏;王光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467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厌氧氨 氧化 技术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设备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为了保证污水处理效果,该设备中必须要包括曝气系统,曝气系统需要经常检修,而且曝气系统工作过程中易浪费电能且存在占地面积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节能降耗的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有进水口1及出水口2的罐体3,其特殊之处在于罐体3内通过多个隔板6间隔成四个独立的腔室,分别为用于实现预处理的第一腔室4、用于除去水中部分污染物的第二腔室8、用于发生兼氧反应生成亚硝酸根离子供第四腔室10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以及用于去除水中部分氨氮和污染物的第三腔室9、用于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除去水中氨氮的第四腔室10;
所述第一腔室4内安装有用于过滤水中悬浮物的格网5,第一腔室4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23,用于间隔第一腔室4的隔板6上安装有排水口7;
所述第二腔室8的下方安装有布水器Ⅰ11、顶部安装有甲烷收集装置Ⅰ13,第二腔室8内还安装有三相分离器12,用于间隔第二腔室8的隔板6上还开设有排水口Ⅰ24,第二腔室8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口Ⅰ14;
所述第三腔室9内安装有溶氧仪15及潜水式搅拌机Ⅰ16,第三腔室9的隔板6上安装有排水口Ⅱ17,第三腔室9的底部安装有排泥口Ⅱ18;
所述第四腔室10的底部安装有布水器Ⅱ19及潜水式搅拌机Ⅱ20,顶部安装有甲烷收集装置Ⅱ25,第四腔室10的上还开设有排泥口Ⅲ21及溢流口22。
本发明的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在罐体内通过多个隔板间隔成四个独立的腔室,采用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废水,反应无需外加碳源,在厌氧氨氧化池前设置兼氧池、采用低溶氧曝气,控制溶解氧浓度,生成NO2-以确保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无需曝气即可去除大部分氨氮,设置的第二腔室可以去除大部分COD,生成沼气、既解决环境问题,降低了能耗、又可产生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有进水口1及出水口2的罐体3,罐体3内通过多个隔板6间隔成四个独立的腔室,分别为用于实现预处理的第一腔室4、用于除去水中部分污染物的第二腔室8、用于发生兼氧反应生成亚硝酸根离子供第四腔室10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以及用于去除水中部分氨氮和污染物的第三腔室9、用于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除去水中氨氮的第四腔室10;第一腔室4内安装有用于过滤水中悬浮物的格网5,第一腔室4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23,用于间隔第一腔室4的隔板6上安装有排水口7;第二腔室8的下方安装有布水器Ⅰ11、顶部安装有甲烷收集装置Ⅰ13,第二腔室8内还安装有三相分离器12,用于间隔第二腔室8的隔板6上还开设有排水口Ⅰ24,第二腔室8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口Ⅰ14;第三腔室9内安装有溶氧仪15及潜水式搅拌机Ⅰ16,第三腔室9的隔板6上安装有排水口Ⅱ17,第三腔室9的底部安装有排泥口Ⅱ18;第四腔室10的底部安装有布水器Ⅱ19及潜水式搅拌机Ⅱ20,顶部安装有甲烷收集装置Ⅱ25,第四腔室10的上还开设有排泥口Ⅲ21及溢流口22。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结构设计合理,节能降耗,降低运行费用,无需外加碳源,减少成本,既可以产生沼气、又能脱氮除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和盛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8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