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判断门关闭后锁舌是否伸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8654.2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卓有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有惟 |
主分类号: | E05B41/00 | 分类号: | E05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张应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判断 关闭 后锁舌 是否 伸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是指智能控制中的一种自动判断门关闭后锁舌是否伸出装置,从而确定门锁是否锁好。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用于家庭的管理及控制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基本技术是通过设置于家庭内的网络或电话为控制系统,通过接收有线或无线信号对家庭内的音频、视频等设备的开启或关闭,实现远程控制。甚至已经有技术提出对家庭的电源、设备等也通过远程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怀疑,在离家时是否锁上了房门。
而且,现用于家庭的网络控制技术,基本上都是对在家中无人时的控制方式,因此,这样的技术均应当以房门为基础来判断网络控制是否开启的条件,但现所有的技术仅能人为的被动控制,还不能与房门建立起联系,这就导致了,当房屋内没有人但忘记关闭房门时,或者房门长时间没有变化时,现所有的控制技术均无能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互联网对于家庭的管理及控制方面尚无法与房门建立联系的缺陷,对现房门结构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将房门应用于家用互联网控制中。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判断门关闭后锁舌是否伸出装置,包括有门框及与门框活动连接的至少一扇房门;
在所述房门上设置有门锁,在与门锁相对的门框或另一扇门门锁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锁槽或者锁孔,门锁锁舌伸入到锁槽或者锁孔内;所述锁槽或者锁孔内或者门锁的锁体内设置有探测装置。
所述房门的周边的至少一边上设置有天地锁杆,在门框内设置有与天地锁杆配合的锁孔;所述房门在天地锁杆的运动轨迹处;或者天地锁杆上;或者天地锁杆运动轨迹的四周;或者门框的锁孔内设置有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天地锁杆运动轨迹的四周中的至少一个方向。
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房门的天地锁杆及门框的锁孔内天地锁杆运动轨迹的四周的至少一个方向。
所述探测装置设置锁槽或者锁孔内;或者锁体内;或者房门的锁舌上;或者锁舌及天地锁杆运动轨迹的延长线上且与锁舌或天地锁杆相对处。
所述探测装置为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技术方案,在锁舌发生开启或关闭动作时,通过设置于锁舌运动轨迹附近的探测装置将锁舌的动作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对房门的情况进行判定,以确定控制动作。通过本技术方案改变了现家用网络控制系统的被动控制变为主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房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所指的、房门可以是每个家庭最外侧的门,可以是办公室中最外的门、写字楼每一单元的门或每层楼的外门或整个建筑的最外门及商场的最外门,通过该门后就能够进入到社会空间或其它人的空间。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动判断门关闭后锁舌是否伸出装置,包括有门框2及与门框活动连接的至少一扇房门1;门框固定于建筑物的墙体上,房门1与门框2活动铰接。
在所述房门上设置有门锁4,在与门锁相对的门框或其它扇房门位置设置有锁槽或者锁孔3,在本申请中的锁槽或者锁孔也称为锁盒、扣盒、暗槽、门槽以及其它名称,位置在与门锁相对应的门框或门上,所述门锁锁舌5伸入到锁槽或者锁孔3内,形成锁止结构;所述门锁内或锁槽或者锁孔内设置有探测装置6。在本申请中,门锁的锁舌包括有自动锁舌5及用于手动锁门的手动锁舌7;所述手动锁舌可以包括有多排手动锁舌,在本实施例中,手动锁舌为一排。
所述房门的四周边的至少一边上设置有天地锁杆(8,9,10,11),此情况主要是指安全门方面,在门框内设置有与天地锁杆配合的锁孔;所述房门在天地锁杆的运动轨迹处或者天地锁杆上或者天地锁杆运动轨迹的四周或者门框的锁孔内设置有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设置于天地锁杆运动轨迹的四周中的至少一个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有惟,未经卓有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8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线装置及其线扣和安装部件
- 下一篇:一种穿越油舱的电缆安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