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车体全地形车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9041.0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贵;王安源;韦天山;李林;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2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地形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双车体全地形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双车体全地形车是一种由前车体和后车体连接而成的特种越野车,由于其作业环境比较复杂恶劣;为了防水,前后车体必须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因此空调系统是双车体全地形车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后车体可选择载人车体或载物车体;当后车体为载人车体时,通常要求后车体车厢也必须安装空调系统,因此如何在快速更换后车体的同时,也快速切换空调系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随后车体更换而实现快速切换的双车体全地形车空调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固定在前车体上的发动机、压缩机和冷凝器,位于驾驶室中的第一蒸发器,位于后车体中的第二蒸发器;发动机的散热水箱通过第一分流三通分别与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的制热端入口连通,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制热端出口通过第一集流三通与所述散热水箱连通;与压缩机连通的冷凝器通过第二分流三通分别与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的制冷端入口连通,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制冷端出口通过第二集流三通与压缩机连通;其中,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的管路均采用插拔式的快换接头连接。
第一蒸发器的制热端入口与散热水箱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热水截止阀,第一蒸发器的制冷端入口与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冷媒截止阀;冷凝器与第二分流三通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干燥瓶。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一台压缩机带动两台蒸发器工作,并在前后车体之间的连接管路上采用了插拔式的快换接头;因此更换后车体时只需插入或拔出快换接头即可快速实现前后车体空调管路的接通或断开,既方便快捷、又节约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因此分别位于前后车体的两个制热循环回路和两个制冷循环回路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第一分流三通1、第一集流三通2、干燥瓶3、热水截止阀4、第一蒸发器5、冷媒截止阀6、驾驶室7、第二分流三通8、第二集流三通9、冷凝器10、压缩机11、第二蒸发器12、后车体13、快换接头14、前车体15、发动机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发动机16、压缩机11和冷凝器10均固定在前车体15的底盘上,第一蒸发器5位于驾驶室7中,第二蒸发器12位于后车体13中;发动机16的散热水箱(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一分流三通1和热水管(用实线表示)分别与第一蒸发器5的制热端入口、第二蒸发器12的制热端入口连通,该第一蒸发器的制热端出口和第二蒸发器的制热端出口通过第一集流三通2和热水管与所述散热水箱连通而形成两个并联的制热回路。与压缩机11连通的冷凝器10通过第二分流三通8和高压管(用双点画线表示)分别与第一蒸发器5的制冷端入口、第二蒸发器12的制冷端入口连通,该第一蒸发器的制冷端出口和第二蒸发器的制冷端出口通过第二集流三通9和低压管(用点画线表示)与压缩机11连通而形成两个并联的制冷回路。前车体15与后车体13之间的管路连接均采用插拔式的快换接头14。
为了便于控制,在第一蒸发器5的制热端入口与散热水箱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热水截止阀4,在第一蒸发器5的制冷端入口与冷凝器10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冷媒截止阀6。
为了消除冷凝水,在冷凝器10与第二分流三通8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干燥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9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