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式履带全地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9115.0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6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韦天山;杨玉华;苑春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6 | 分类号: | B62D55/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履带 地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种越野车,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履带式全地形车是一种用于山地、雪地、沼泽、河滩、沙漠、沟壑等地形的高速特种车辆,主要有单车体和双车体两种形式。履带式双车体全地形车由前车体、通过五自由方向铰接转向装置与之铰接连为一体的后车体构成;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由于发动机通常安装在前车体上,因此振动、噪音以及高温对驾乘人员的影响较大、驾驶舒适性较差。另外,由于后车体没有设置动力装置,它由前车体牵引行驶;因此整车的机动性、越野性、驱动力等均不理想。第三,传统的履带式双车体全地形车因车体的数量较少,因此运载能力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运力强大、驾乘舒适、机动性和越野性好、驱动力强劲的列车式履带全地形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前车体由固定在橡胶履带底盘上的前厢体构成,所述后车体由固定在橡胶履带底盘上的后厢体构成;在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有通过五自由方向铰接转向装置串联的至少一台中间车体,该中间车体由固定在橡胶履带底盘上的中间厢体构成;上述各车体的橡胶履带底盘上有驱动履带行走的液压马达;在所述各中间车体中,至少有一个中间厢体内固定有发动机和与之连接的液压泵,该液压泵通过液压管与上述各车体的液压马达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五自由方向铰接转向装置、以及橡胶履带底盘的具体结构,申请人已在申请号为“201120270355.4”、名称为“履带式上车体”的实用新型专利中作了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来履带式双车体全地形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台中间车体,并将原来安装在前车体上的发动机和液压泵改装在其中一台或多台中间车体上,因此实现了驾驶舱与发动机的有效隔离,消除了振动、噪音和高温对驾乘人员的影响,驾乘环境更加安静舒适。另外,由于采用了全动力驱动底盘(即在各台车体的底盘上安装了驱动履带行走的液压马达),因此整车动力更加强劲、越野性能和机动性能更加优异;第三,由于增加了车体的数量,因此运载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
图中:前厢体1、中间厢体2、后厢体3、履带4、橡胶履带底盘5、液压马达6、五自由方向铰接转向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前车体由固定在橡胶履带底盘5上的前厢体1构成,前厢体1为驾驶舱,该驾驶舱内设有油门踏板、刹车踏板、方向机、仪表台、控制按钮等装置;后车体由固定在橡胶履带底盘5上的后厢体3构成,后厢体3为运输仓,用于运载人员或物资。中间车体通过五自由方向铰接转向装置7串联在所述前车体与所述后车体之间,所述中间车体由固定在橡胶履带底盘5上的中间厢体2构成;中间厢体2为动力综合舱,用于安装发动机、传动分动箱、液压泵等设备,中间厢体2的部分空间也可用于装载物资。在上述前车体、中间车体、以及后车体的橡胶履带底盘5上均安装有驱动履带4行走的液压马达6;中间厢体2内安装有发动机和与之连接的液压泵(图中未示出),该液压泵通过液压管(图中未示出)与上述各车体的液压马达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9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型钢连轧线冷床输入辊道蜗壳式护罩
- 下一篇:一种压力变送器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