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网格喷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9474.6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兆德;陶秀斌;陈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力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04 | 分类号: | B05B15/04;B05B15/12;B05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格 喷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网格喷漆装置。
背景技术
喷漆是通过喷枪借助于空气压力,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涂施于被涂物的表面的一种方法。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长期接触苯会引起慢性中毒,造成血小板降低,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等疾病产生。油漆对人体的危害,不仅可以通过肺部吸入而发生,还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人体皮肤直接与油漆接触,能溶去皮肤中的脂肪,造成皮肤于裂,发炎的同时还进入人体。特别是针对网格状工件进喷涂,网格的由于喷涂面积较为分散,会造成大量的油漆喷涂在工件外部,不仅造成油漆的浪费,而且会引起大量油漆弥漫在空气中,造成工作环境下降,影响工作人做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格喷漆装置,可以对多余的油漆进行回收,既节约了油漆,也防止油漆在空气中大量的扩散,危害操作人员健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网格喷漆装置,包括喷枪,还包括胶液回收装置,喷枪设置在胶液回收装置上部,胶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槽、网格支撑装置,网格支撑装置的四周和底部密封,网格支撑装置的上部设有网格支撑架,网格支撑架上设有孔,孔的下面连接有导槽,导槽的底部通过导管与回收槽连接。
所述网格支撑架为格栅状,每个格栅空隙下部设有导槽,导槽不延伸至网格支撑装置底部,网格支撑装置底部设有与回收槽连接的导管。
所述回收槽外部设有保温装置。
所述网格支撑装置底部为锥形,在网格支撑装置底部的锥底部位设有与回收槽连接的导管。
所述网格支撑装置侧壁上设有通风管,通风管连接有抽风装置。
所述网格支撑装置底部靠近回收槽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回收槽一侧的高度。
所述回收槽设有与喷枪连接的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网格喷漆装置,将网格喷漆时大量不能与网格接触的油漆通过导槽引入回收槽,实现了油漆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浪费,使用抽风装置在网格支撑装置内部形成负压,将喷漆时漂浮在网格支撑装置上部的油漆通过导槽抽入网格支撑装置内部并引流至回收槽,进一步提高了油漆的回收效率,减少了空气中油漆的悬浮量,有益于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网格喷涂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网格喷漆装置,包括喷枪,还包括胶液回收装置,喷枪设置在胶液回收装置上部,胶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槽6、网格支撑装置1,网格支撑装置1的四周和底部密封,网格支撑装置1的上部设有网格支撑架2,网格支撑架2上设有孔7,孔7的下面连接有导槽5,导槽5的底部通过导管8与回收槽6连接,喷涂时,不能与网格工件接触的油漆通过导槽5和导管8流入回收槽6,显现了油漆的回收。所述导槽5设置在网格支撑装置1内部。
所述网格支撑架2为格栅状,每个格栅空隙下部设有导槽5,导槽5不延伸至网格支撑装置1底部,可以将引入网格支撑装置1内部的油漆进行汇集后引入回收槽6,减少了导管5的使用量,网格支撑装置底部设有与回收槽6连接的导管8。
所述回收槽6外部设有保温装置,此保温装置可以是电加热装置,或者通过将回收槽设置成双层架构,在两层结构中空部通过水或者其他介质实现回收槽的保温效果,减缓油漆的凝固,便于使用。
所述网格支撑装置1底部为锥形,在网格支撑装置底部的锥底部位设有与回收槽6连接的导管8,提高了油漆收集的效率。
所述网格支撑装置1侧壁上设有通风管4,通风管4连接有抽风装置3,优选地,所述通风管4设置在网格支撑装置1的侧壁的中上部,通风管4与网格支撑装置1内的腔连通,抽风装置3可以是抽风机、排气扇等装置,抽风量约为1-3m3/h,既可以在网格支撑装置1内腔形成负压便于将空气中悬浮的油漆引入网格支撑装置,又可以避免将油漆抽出网格支撑装置1内腔。
所述网格支撑装置1底部靠近回收槽6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回收槽6一侧的高度,有利于对油漆进行收集。
所述回收槽6底部设有与喷枪连接的软管,软管连接喷枪,实现油漆的重复利用。同时油漆由于在密封的腔体内流动,防止油漆在循环过程中造成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力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力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9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点胶头
- 下一篇:一种雾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