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液压剪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0965.2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宜宾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卓仲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 施工 液压 剪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液压剪线夹。
背景技术
电力施工中,需要按照具体需求确定电缆线的长度,在对电缆线进行剪切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不同型号的电缆线需要不同的剪线设备的情况,而且传统的剪线设备都设计比较单一,多数仅适用于极少部分型号的电缆线,往往需要针对不同型号的电缆线选择不同的剪线钳。并且在使用中,由于电缆线往往有比较厚的塑料层包裹着,使用剪线钳剪切电缆线时,由于力的作用使得内部的金属导电线已经折断,但是外部塑料层由于硬度较小,会因为受力而变形,不容易剪断,给后期使用和处理带来不少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液压剪线夹,能够克服上述缺陷,利用液压缸推力推动切刀将电缆线切断,能够节省劳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液压剪线夹,主要由夹线板、液压缸、顶推杆、切刀构成,所述夹线板中部设置有通线孔,所述夹线板一端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与顶推杆相连接,所述顶推杆远离液压缸一侧与切刀相连接,所述夹线板中部设置有切刀槽。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刀半圆形刀片。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液压缸一侧设置有液压开关。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线板一侧设置有夹刀扶手,所述夹刀扶手上连接有夹刀,所述夹刀位于切刀槽内,且所述夹刀扶手通过螺杆与夹线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顶推杆远离液压缸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切刀一侧位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液压缸推动刀片切断电缆线的方式能够在实现前剪切电缆的同时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人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圆形刀片,可以将电缆线全部切断,防止出现没有完全切断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减少返工;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夹刀,固定不同型号的电缆线,增加设备的适用范围,便于不同型号的电缆线的剪切,适用范围广;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切刀设计为活动连接的形式,能够在需要时及时更换切刀,防止部分设备损坏而放弃全套设备,节省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夹线板;2—液压缸;3—通线孔;4—切刀槽;5—液压开关;6—夹刀扶手;7—螺杆;8—顶推杆;9—切刀;10—夹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液压剪线夹,主要由夹线板1、液压缸2、顶推杆8、切刀9构成,所述夹线板1中部设置有通线孔3,所述夹线板1一端与液压缸2相连接,所述液压缸2与顶推杆8相连接,所述顶推杆8远离液压缸2一侧与切刀9相连接,所述夹线板1中部设置有切刀槽4。工作人员将电缆线放入通线孔3内,通过启动液压缸2,即可推动顶推杆8向前移动,从而可以推动切刀9对电缆线进行剪切。由于整个切刀9位于切刀槽4内部,在剪线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不会触碰到切刀,可以保证操作安全,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施例2: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提高剪切电缆的效率,所述切刀9半圆形刀片。通过采用半圆形刀片,可以在剪切电缆线时用切刀9将电缆线全部切透,避免由于没有切刀部分表皮等情况而导致电缆线部分连接、不便于工作人员后期操作,减少操作返工。本实用新型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液压缸2的具体操作,所述液压缸2一侧设置有液压开关5。通过将液压缸2的操作开关即液压开关5设置在外部,可以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时即时操作,提高操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宜宾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宜宾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0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