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坐卧的军用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1722.0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舟;何勇军;杜永章;赖朝蔚;王永光;郑楷;尹江;石新民;周道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76180部队 |
主分类号: | B60P3/39 | 分类号: | B60P3/39;B60P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510065 广东省广州市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坐卧 军用 卡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坐卧的军用卡车。
背景技术
在军事设备中,运兵车的应用尤为广泛,兵员的运送常常需要用到运兵车, 自我国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技术后,军队配备的大型运兵车均采用斯太尔的标准车型,其车厢的顶盖为拱形,车厢的标准尺寸为:长5.7m,宽2.3m,车厢两侧的车架高约0.95m,中间高1.9m,两边高约1.6m。由于该类车型的运兵车内部一直以来并没有任何配备,在跨地域作战、跨地域演练等长途运兵的情况下,在成百上千公里的行进过程中,战士们往往只能够站立在车厢内,或者席地而坐,又或者坐卧在随身携带的背包上,造成战士们的小腿长时间过度弯曲,血液不循环,出现腿部麻痹,膝盖疼痛等不利情况,如此长时间地处在车厢内对战士们来说是艰苦的煎熬,并且使得军队疲惫,战斗力下降,使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因此,现今迫切需要在车厢内提供实用的配备,为让战士们提供较为舒适的待命环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坐卧的军用卡车,在斯太尔标准型号的车厢内增加坐卧设备,在运兵过程中为战士们提供良好的坐卧环境,并且当完成运兵后,坐卧设备也可以收纳在车厢内,保持车厢内原有的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坐卧的军用卡车,包括车厢、车厢两侧的侧车架,以及在车厢顶部的上车架,所述车厢内两侧均设置有床体,便于车厢内的兵员在长途运兵期间能够坐卧在床体上休息。车厢内两侧还均设有折叠托架,折叠托架上侧的活动支撑件连接并支承所述床体的底部,折叠托架的侧边的固定件连接在侧车架上,因此,当需要使用床体时,可以通过折叠托架打开床体,折叠托架能够对床体的底部构成有效支撑,便于兵员可以坐卧在床体上;当兵员运送结束后,可以通过折叠托架将床体叠合在车厢的侧车架上,使床体不占车厢内的空间,运兵车进而可以进行物资类的装运工作。另外,折叠托架为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的零部件,有利于在现有军队配备的斯太尔重型运兵车标准车型中大量改装,节省改装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使运兵车在长途运兵过程中为兵员提供良好的坐卧环境,并且当完成运兵后,坐卧设备也可以收纳在车厢内,保持车厢内原有的空间。
由于运送的兵员可能较多,在运载过程中坐在床体上的兵员不止一个,为了避免负载过重而导致的折叠托架损坏,所述床体在远离侧车架的一侧设置有金属链条,金属链条一端连接于床体,另一端可拆卸地吊挂在上车架上,因此可以通过金属链条拉住床体,减轻折叠托架收到的负载,保证床体坐卧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金属链条的一端设有挂钩,所述上车架设置有配合所述挂钩吊挂的吊圈,当床体使用完毕后,可以把挂钩从吊圈上取出,以便后续进行床体的叠合工作。
优选地,床体与车厢内底部距离大于60cm,此高度符合大部分人的人体坐姿高度,使兵员坐在床体上的时候小腿不会过度弯曲,避免长时间坐在床上而造成血液不循环,腿部麻痹,膝盖疼痛等情况。
由于斯太尔车厢的标准长度为5.7m,宽度为宽2.3m,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车厢内的空间,配备尽可能多的床体,所述车厢内两侧的床体数量分别为三个,并且所述床体长度为1.8m,宽度为0.6m。
为了让床体底部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支撑,所述床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能折叠在床体底部,当床体被使用时,可以把支撑架打开并将床体从车厢内底部撑起,使其更加牢固。
可选地,所述车厢内设置有若干窗户,以便得车厢与外界空气对流,所述若干窗户分别对应在所述床体的一侧,增强坐卧在床体上的兵员的舒适度。
为了应付炎热的天气,并增加兵员在车厢内的舒适度,所述车厢上侧设置有若干能360度转动的摇头扇,所述车厢上侧还设置有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连接于运兵车的供电系统,因此摇头扇可以通过电源插座获得电源。
可选地,所述摇头扇上侧设有连接钩,所述连接钩可拆卸地连接在上车架上,为了节省空间,当风扇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将摇头扇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6180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76180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1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