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固定箱门的电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2009.8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电表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箱,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固定箱门的电表箱。
背景技术
在国家电网中,电表是最常见的一种计量工具,这在基层用户的应用更加普遍,每家每户至少会使用一台电表,因此为避免常年安装在屋外的电表受外界风吹雨淋甚至是窃电,需要将电表安装在电表箱内用于保护电表。通常电表箱包括有箱体和铰接在箱体上的箱门,然而在安装电表箱到墙上后,再往电表箱内安装其他电器部件或者是维修检测电表箱内部结构时,铰接在箱体上的箱门经常会因安装角度或者是被风吹动而摆回来,因此会妨碍工作人员的安装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箱门摆回来的可固定箱门的电表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固定箱门的电表箱,包括箱体和铰接在箱体上的箱门,还包括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动机构以及用于固定转动机构的固定盘,所述转动机构设于箱门上,所述固定盘设于箱体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固定于箱门上的套筒和穿设于套筒内的压缩弹簧以及抵触杆,所述固定盘上设有用于嵌设抵触杆的固定凹槽,所述抵触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可固定于固定凹槽内。
所述抵触杆呈锥形杆结构设置,所述抵触杆的大直径端朝向固定凹槽设置,所述压缩弹簧一端抵触于套筒内的底部,另一端沿抵触杆的小直径端套入嵌设在抵触杆外侧壁。
所述抵触杆的端部呈半球形弧面结构设置,所述固定凹槽呈半球形弧面结构设置。
所述固定盘位于箱体内侧,所述箱门与转动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机构朝向箱体一侧设置。
一种可固定箱门的电表箱,包括箱体和铰接在箱体上的箱门,还包括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动机构以及用于固定转动机构的固定盘,所述转动机构设于箱门上,所述固定盘设于箱体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固定于箱门上的套筒和穿设于套筒内的压缩弹簧以及抵触杆,所述固定盘上设有用于嵌设抵触杆的固定凹槽,所述抵触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可固定于固定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打开铰接在箱体上的箱门时,箱门转动带动转动机构转动,当转动机构转动至固定凹槽的上方时,抵触杆便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嵌设入固定凹槽内,因此实现箱门的固定,可避免箱门因安装角度或者是被风吹动而摆回来,因此不会妨碍工作人员的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固定箱门的电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动机构嵌设于固定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门;3、固定装置;31、转动机构;311、套筒;312、压缩弹簧;313、抵触杆;32、固定盘;321、固定凹槽;3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可固定箱门的电表箱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固定箱门的电表箱,包括箱体1和铰接在箱体1上的箱门2,还包括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转动机构31以及用于固定转动机构31的固定盘32,所述转动机构31设于箱门2上,所述固定盘32设于箱体1上,所述转动机构31包括有固定于箱门2上的套筒311和穿设于套筒311内的压缩弹簧312以及抵触杆313,所述固定盘32上设有用于嵌设抵触杆313的固定凹槽321,所述抵触杆313在压缩弹簧312的作用下可固定于固定凹槽321内。当打开铰接在箱体1上的箱门2时,箱门2转动带动转动机构31转动,当转动机构31转动至固定凹槽321的上方时,抵触杆313便在压缩弹簧312的弹性作用下嵌设入固定凹槽321内,因此实现箱门2的固定,可避免箱门2因安装角度或者是被风吹动而摆回来,因此不会妨碍工作人员的安装操作。
所述抵触杆313呈锥形杆结构设置,所述抵触杆313的大直径端朝向固定凹槽321设置,所述压缩弹簧312一端抵触于套筒311内的底部,另一端沿抵触杆313的小直径端套入嵌设在抵触杆313外侧壁。将压缩弹簧312置入套筒311内后再将抵触杆313的小直径端插入套筒311内,使压缩弹簧312抵触于套筒311底部与抵触杆313之间,便于抵触杆313受力在套筒311内伸缩滑移,结构简单易实施,无需在抵触杆313上设有用于抵触压缩弹簧312的限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2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