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2175.8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韦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小凤 |
主分类号: | E04G9/08 | 分类号: | E04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李韵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形成建筑物的基础或墙面的混凝土模板,一般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不利于拆卸运输。且在建筑物的混凝土的基础施工时,有一定形成角部分的需要,此时就需要多种规格和形状的模板配合使用,然而由于生产的实际情况,不同规格的产品搭配使用,容易产生连接不紧固,形成缝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混凝土或灰浆易外侧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建筑模板,目的在于减少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或灰浆的外侧漏,同时提供一种模板主体可按实际需要任意角度弯折,适用于多种施工要求的建筑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模板,包括:
一对模板主体,其上设置有多个贯通表里的C字状切口,所述C字状切口间隔设置,且面积小于100mm2,所述C字状切口包括切口部和折返部,所述切口部可沿所述折返部弯折,所述C字状切口的折返部分两种方式设置,包括沿所述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折返部和沿所述模板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折返部,每一模板主体沿长度方向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多个连接板,其设置在一对模板主体的边缘处的多个连接孔中,每一连接板均设置为十字型,十字型连接板的水平部的长度为一对模板主体之间的宽度,十字型连接板的水平折返部以刚好插入所述模板主体的连接孔的方式设置,位于十字型连接板上端的竖直折返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孔,位于十字型连接板下端的竖直折返部开设有多个第一突起,位于十字型连接板上端的竖直折返部设置为倒梯形,位于十字型连接板下端的竖直折返部设置为梯形;
一对支撑件,其设置在所述模板主体的下部,所述支撑件设置为直角形,所述支撑件的一直角边与所述模板主体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直角边上交替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孔和第二突起;
其中,所述第一突起以刚能插入所述第一开孔中固定的方式设置,一个支撑件上的第二突起以刚能插入另一个支撑件上的第二开孔中固定的方式设置,一个支撑件上的第二开孔以刚能套设在另一个支撑件上的第二突起中固定的方式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建筑模板中,相邻两个连接板的连接方式为:位于上端的连接板的竖直折返部的第一突起插入位于下端的连接板的竖直折返部的第一开孔中形成折叠连接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建筑模板中,每个连接板的竖直折返部的第一突起或第一开孔均竖直设置为2~4个。
优选的是,所述的建筑模板中,相邻两列C字状切口或相邻两行C字状切口的距离为50~8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建筑模板中,每一列C字状切口相邻两个第一折返部之间或每一行C字状切口相邻两个第二折返部之间的距离为10~3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建筑模板中,每一连接板的竖直折返部的长度为8~2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建筑模板中,每一连接板的水平折返部的长度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模板中,一对模板主体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C字状切口,使得模板主体能按照施工要求任意角度弯折,无需更换其他模板,降低了生产成本;C字状切口间隔设置且开设的面积较小,既保证了模板主体能沿C字状切口的折返部弯折,又不至于由于切口开设面积较大引起施工原料的外侧漏。一对模板主体通过一对支撑件固定,由于一对支撑件通过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二开孔和第二突起连接,不但连接方式简单,而且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一对模板主体的侧面通过多个连接板连接,相邻两个连接板通过第一开孔和第一突起固定,使得连接板即使在模板主体沿C字状切口弯折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密封性连接,减少施工原料的浪费;位于十字型连接板上端的竖直折返部设置为倒梯形,位于十字型连接板下端的竖直折返部设置为梯形,这样保证了一对模板主体在沿水平方向设置的C字状切口弯折时,由于一对模板主体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可能引起的施工原料的外侧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模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模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小凤,未经韦小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2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模块和具有该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