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踏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2745.3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芳;黄坤鸿;李雨坤;吴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5/02 | 分类号: | F03G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巫丽青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以脚踏方式,驱动该发电装置运作进行所需对象充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得健身消耗的体能能够有效地被利用,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类脚踏发电单车,将人们健身时消耗的体能转化为电能,在达到健身运动的同时,既能够节约能源,又能有效地利用身体消耗的体能,为家庭等场所提供电能,特别是为携带的电子设备例如IPAD、MP4和手机等进行充电,满足人们充电需求的同时让环保的意识无形中得到强化。
但是现有的类脚踏发电单车其占据的空间较大,收纳不方便,也影响生活空间,而一些简易的脚踏发电装置,其牢固性和稳定性又不太好,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把握平衡,并且一些传统的脚踏发电装置仅仅是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当中,人为使用为可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的时候,还要通过转换接口才能顺利使用,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踏发电装置,其结构简单,外形小巧,便于收纳存储和移动,同时又稳定牢固,满足脚踏力量的承载,并且设有具备多种可配适接口的接插面板,满足多样化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踏发电装置,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踩踏组件、传动组件和发电组件,
所述座体为直角形座体,该直角形座体上沿角平分线对称设置有一U形箱体,该U形箱体顶部两侧边开设有对称通孔,
所述踩踏组件包括两踏板、两踏板杆件和转轴,所述转轴穿设过对称通孔并伸出U形箱体两侧,两踏板杆件分别固定套设在转轴伸出U形箱体的两侧端部,所述两踏板分别设置在两踏板杆件的自由端,为了更好地进行能量传递,该所述转轴与踏板杆件连接端处还设有滚动转轴,
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U形箱体内,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二转轴、第五齿轮、杆架、固定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三转轴、中心轴,所述第一齿轮与转轴通过平键配合,也可以达到传递能量的目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七齿轮均与第三转轴平键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七齿轮转动,所述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均与中心轴固定连接,第六齿轮通过中心轴带动第五齿轮转动,所述第五齿轮与固定齿轮啮合,所述中心轴穿过杆架圆筒端并与杆架轴承连接,所述杆架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齿轮平键配合带动其转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四齿轮由发电组件带动转动。
所述发电组件设置于U形箱体内,该发电组件包括发电马达、蓄电池、整流电路和变压器,所述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固定在发电马达的转轴上,第四齿轮带动发电马达的转轴转动,所述发电马达输入端经过整流电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变压器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USB充电接口、4V充电接口和12V充电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U形箱体与基座底板夹角处倾斜设有一操控面板,所述USB充电接口、4V充电接口和12V充电接口均设置在所述操控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一组定位轴套,所述定位轴套一端与齿轮中心转轴传动配合,所述定位轴套另一端与第三转轴传动配合,通过设置定位轴套,能够限制定位该带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处于相啮合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面板与底板的夹角为60°,设置60°的夹角方便操作并接插外界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直角形座体的背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可以依据手形状设置,方便人们提拉整个装置,同时采用凹槽设置作为拉手,既节约空间,又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直角形座体,并在直角形座体上沿角平分线对称设置有一U形箱体,相应地在该U形箱体上设置踩踏组件、传动组件和发电组件,结构巧妙,简单轻巧,比传统的车架式的脚踏发电装置节约了更多的空间,并且收纳移动方便,适用范围广。同时又稳定牢固,满足脚踏力量的承载。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二转轴、第五齿轮、杆架、固定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三转轴、中心轴构成两对定轴轮系和一组周转轮系组合放大传动比,从而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多种的充电接口,满足多样化的不同需求,该充电接口巧妙地倾斜设置在U形箱体与基座底板的夹角处的操控面板上,充分利空有效空间,又使得人机交互面便于观察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2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精机用轮毂轴承内边打磨支撑装置
- 下一篇:高精度研孔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