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芯电缆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3072.3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陶炜;周才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星冷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648;H01R24/00;H01R24/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屏蔽 可分离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芯电缆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众所周知,目前中/高压单芯电力电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金属护套会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由电缆的排列方式、负荷电流以及长度共同决定。当电缆的排列方式和负荷电流确定时,感应电压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特别是电气化铁路系统及沿线敷设长度很长的单芯电力电缆;目前通常采取的解决方法为电缆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采用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
目前,各厂家生产的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由屏蔽型前/后插头、应力锥、后堵塞及金属连接件等组成。当正常安装完毕后,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的外屏蔽层与应力锥芯体相连,应力锥芯体与电缆的外屏蔽层相连(电缆的外屏蔽层接地),继而使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的外屏蔽层与电缆的外屏蔽层为连接、导通状态。然而单芯电缆的其中一端外屏蔽层通过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进而导致电缆护层保护器就失去了原有的保护作用。当出现系统/雷电过电压或感应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的外屏蔽层接地点会因无法疏散强大的过电压,使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外屏蔽层接地点会出现灼烧现象,进而形成接地故障;或者出现电缆护层因感应电压过大,从而电缆护套被击穿,形成多点接地故障,造成电力事故,并且无法保障电力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及安全稳定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可以长期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性高的单芯电缆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芯电缆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应力锥,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电缆主通道和电缆副通道,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中从内到外由均压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三层结构构成一个整体,所述应力锥套设在电缆连接端的剥露处并安装在所述电缆副通道中,一电缆护层保护器与电缆的剥露处连接,所述应力锥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内壁中,并且所述应力锥与所述外屏蔽层绝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设置在所述电缆副通道中的所述绝缘层向远离所述电缆主通道的方向延伸并凸伸出所述外屏蔽层的外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绝缘层凸伸出所述外屏蔽层外部的长度在15mm-35mm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缆副通道中的隔离绝缘层,所述应力锥设置在所述隔离绝缘层中,所述隔离绝缘层使所述应力锥远离所述外屏蔽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器本体是前插连接器或/和后插连接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屏蔽层上的外屏蔽接地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尾端的所述电缆主通道中设有后堵塞,一后盖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尾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外屏蔽层或应力锥结构,使连接器本体的外屏蔽层与电缆屏蔽层不相连、不导通,外屏蔽层通过外屏蔽接地线接地,电缆的电缆屏蔽层通过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当电缆运行过程中出现系统过电压或感应电压达到一定值时,通过连接器本体的外屏蔽层和电缆护层保护器疏散强大的过电压或感应电压,并且使其不会出现灼烧和被击穿现象,也不会出现接地故障,具有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前插连接器和后插连接器连接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前插连接器和后插连接器连接时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前插连接器;11.均压层;12.绝缘层;13.外屏蔽层;14.外屏蔽接地线;15.固定绝缘层;16.接线端子;2.应力锥;21.隔离绝缘层;3.电缆;31.电缆绝缘层;32.电缆屏蔽层;33.电缆钢铠;4.电缆护层保护器;41.连接线缆;5.冷缩绝缘管;51.恒力弹簧;6.后堵塞;61.后盖;7.后插连接器;8.欧式双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星冷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星冷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3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电源管理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可转换插头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