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风装置及设有该导风装置的直接空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030.3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4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龙国庆;何辉;杨志;唐刚;毛卫兵;李波;刁丽红;王连接;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B9/00 | 分类号: | F28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秦雪梅;谢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设有 直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冷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导风装置及设有该导风装置的直接空冷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空冷机组的空冷系统有直接空冷系统和带空冷塔的间接空冷系统两大类,直接空冷系统具有应用范围较广、占地少、投资较低、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在我国应用较广;目前我国应用较普遍的是配置机械通风的直接空冷系统。
机械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原理为:汽轮机排汽通过排汽管道输送至室外的空冷凝汽器内,冷却风机使外界空气流过冷却器外表面,将排汽冷凝成水,凝结水再经凝结水泵输送回锅炉。
直接空冷系统对风速比较敏感,特别是风速超过3.0m/s以上时,对直接空冷系统散热效果就有明显的影响。当风速达到6m/s以上时,不同的风向会对直接空冷系统形成不同程度的热回流,会大大的降低风机效率和散热效率;当风速达到12m/s以上时,风机效率和散热效率下降约50%,发电机组已不能正常运行;当风速达到15m/s以上时,风机运行已存在安全隐患,会造成机组负荷突然降低、甚至机组跳闸。
防风网是一种用来降低风速的多孔障碍物,在空冷岛平台的下部并按一定高度设置,可有效降低大风带来的负面影响。当风速达在15m/s以下时,一般的防风网可有效降低环境风的不利影响;当风速达到15m/s以上时,一般的防风网的防风效果并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的防风网在风速较大时防风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特大环境风条件下的导风装置,并提供一种设有该导风装置的直接空冷系统。
一种导风装置,包括:
与空冷平台密封连接的第一导风墙,包括固定于安装面的立柱和防风网组件,所述防风网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立柱,所述防风网组件包括第一栅条和防风网,所述防风网沿所述防风网组件排布方向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栅条,距所述安装面最近的所述第一栅条与所述立柱连接形成第一进风口;
与空冷平台密封连接的第二导风墙,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面的立柱和第二栅条,所述第二栅条间隔设置于所述立柱,距所述安装面最近的第二栅条与所述立柱连接形成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导风墙与第二导风墙平行设置,形成进风通道,且所述第二导风墙于第一导风墙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风墙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相邻防风网组件的间距为0.5~0.65米,所述防风网的宽度为0.50~0.65米,所述第一栅条和第二栅条的宽度均为0.10~0.15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墙与所述第二导风墙间距为3.50米~5.00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第二栅条的间距1.00~1.30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风网由金属丝交叉形成,所述金属丝的直径为0.75~0.85毫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风网的网孔均为多边形网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风网的网孔均为平行四边形网孔,所述平行四边形网孔的一组对边边长为43~47毫米,另一组对边边长为20~24毫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相对所述安装面的高度均为5米~7米。
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包括空冷岛和空冷平台,所述空冷岛架设于所述空冷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空冷平台底部边缘的迎风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墙和第二导风墙分别与所述空冷平台密封连接,形成进风通道,所述第一导风墙和所述第二导风墙分别与所述空冷平台的连接处距所述空冷平台底部的距离为2.00米~3.00米。
上述导风装置,在特大环境风条件下,防风网组件间隔设置,增加了进风阻力,降低了第一导风墙和第二导风墙的透气率,部分来风透过第一导风墙,机械能衰减并变为低速风流。第二导风墙进一步降低吸入空冷平台的风速,并对风场进行整流,引导空气均匀吸入。如此,高速风流首先通过第一导风墙的减速,然后进入第一导风墙和第二导风墙之间的进风通道进一步减缓风速,再通过第二导风墙的整流,均匀平缓进入风机入口的风场,提高了风流的利用率,降低了超大环境风对空冷岛的影响,保证了风机效率和散热效率,确保了空冷机组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导风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导风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直接空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萃取离心机
- 下一篇:管状带式输送机用可调成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