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束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817.X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友;陈水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H01R13/639;H01R12/53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郭晓东;于宝庆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错误插接的线束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02295247.0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基座、盖体和线缆连接模组,所述盖体组装在基座上,所述线缆连接模组组装在基座与盖体之间,其包括线缆、多个端子、多根遮蔽板以及一隔离体,所述线缆具有多根导线,每根导线包括具有第一信号导体与第二信号导体的信号对及接地导体;所述端子可与对接连接器相配接,并与所述接地导体及信号导体电性连接;这些遮蔽板分别与所述接地导体相焊接,所述每一信号对位于两相邻遮蔽板之间,所述第一、第二信号导体分别位于所述遮蔽板的上部和下部;该隔离体一体成型于导线的前端,其呈长方体构形。这种现有设计中的隔离体仅仅具有对导线的焊接端进行集束固定从而便于焊接的作用,但是这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在进行对位焊接时如果不小心使隔离体旋转180度,就容易错误地将上排的导线焊接到电路板下方的焊盘,而将下排的导线焊接到电路板上方的焊盘上,不具有防错的功能,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线束组件,其可以确保一次完成地将线束的裸线段正确地插置于电路板的相应焊接位置,进而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线束组件,该线束组件可以对应焊接到一电路板上,该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焊盘、一第一定位孔与一第二定位孔;该线束组件包括多根导线以及包覆成型在这些导线上的一定位元件,每根导线包括一延伸段和设置在该延伸段的第一端的一裸线段,每个延伸段包括至少一导电芯线和包覆在所述至少一导电芯线外周的一绝缘外皮,这些裸线段是由裸露在外的导电芯线构成的,并可以对应焊接到该电路板的焊盘上;该定位元件包括包覆成型在这些导线上的一主体部和不对称地设置在该主体部上的两个定位脚;其中,这些导线的裸线段排列在这两个定位脚之间;这两个定位脚包括一第一定位脚与一第二定位脚,其中第一定位脚对应于电路板上的第一定位孔,而第二定位脚对应于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的主体部上对应形成有用于收容这些导线的相互间隔的多个穿孔,这些穿孔的中心点排布在一条穿孔中心线上;其中,该第一定位脚的中心点偏置于该穿孔中心线的一侧,该第二定位脚的中心点偏置于该穿孔中心线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的主体部呈长方体结构,该主体部具有相对的一顶面和一底面以及位于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四个侧面,这两个定位脚分别设置在该主体部的两个相对侧面并向下伸出于该主体部的底面,这些穿孔是相互间隔地贯穿该顶面和底面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还包括由该主体部的底面向下凸设出的两架高部,从而使该主体部的底面位于两架高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可以与该电路板的顶侧面保持一设定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的主体部与两个定位脚是一体注塑成型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的每个定位脚包括由该主体部向下延伸出的一延伸部和由该延伸部的末端进一步向下延伸出的一抓持部,该抓持部能够穿过该电路板上的定位孔并抵顶在该电路板的底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的每个定位脚的延伸部的内侧面和抓持部的内侧面为相互平齐的竖直的一平面,每个定位脚的抓持部的外侧面包括底端小上端大的一插入导引面,每个定位脚的抓持部与延伸部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台阶,该台阶可抵顶在该电路板的底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的这两个定位脚的大小或外形不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元件的主体部是包覆成型在这些导线的延伸段与裸线段的交接处,从而将一部分的延伸段与一部分的裸线段包覆在其内,该裸线段是笔直地向下伸出于该主体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导线的延伸段的第二端与至少一电连接器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组件通过在线束的第一端包覆成型一定位元件,同时在该定位元件上不对称地设置两个定位脚,并使线束的裸线段排列在这两个定位脚之间,从而可以确保一次完成地将该线束的裸线段正确地插置于电路板的相应焊接位置,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并且,通过两个定位脚可以起到应力消除(Strain relief)的作用,防止外力损害线束的裸线段与电路板的焊接处。
附图说明
图1、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束组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与电路板组合的三个不同视角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束组件的优选实施例与电路板分离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未经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8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