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宽带频率干扰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861.0 | 申请日: | 2014-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安蓝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0 | 代理人: | 王道川 |
地址: | 100103 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中路甲***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宽带 频率 干扰 | ||
1.数字宽带频率干扰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扰仪主体部分、散热系统、安装架、天线系统和防护箱,干扰仪主体部分、散热系统和安装架均位于防护箱内,干扰仪主体部分包括主机系统和电源系统,主机系统包括第一主机系统和第二主机系统,电源系统安装在安装架的上部,第二主机系统安装在安装架的下部,第一主机系统也安装在安装架上,并且第一主机系统位于电源系统和第二主机系统之间;安装架为长方体形,并且安装架通过八个减震橡胶柱与防护箱内壁连接;第一主机系统的无线电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主机系统的无线电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天线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系统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主机系统的电流输入端和第二主机系统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第一主机系统和第二主机系统均包括主机(5-3)和主机箱(5-4),主机(5-3)位于主机箱(5-4)内;主机(5-3)包括产生无线电信号的信号源(5-31)以及将无线电信号放大的功率放大器(5-32),信号源(5-31)的无线电信号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5-32)的无线电信号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5-32)的无线电信号输出端与天线系统的无线电信号输入端连接;
电源系统包括电源箱(2-1)、电源适配器(2-2)、锂电池保护板(2-3)、锂电池(2-4)、指示灯、电压表(2-7)和电流表(2-8);所述电源适配器(2-2)、所述锂电池保护板(2-3)、所述锂电池(2-4)、所述电压表(2-7)和所述电流表(2-8)均安装在所述电源箱(2-1)内;220V供电系统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电源适配器(2-2)的电流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2-2)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锂电池保护板(2-3)的电流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锂电池保护板(2-3)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锂电池(2-4)的电流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锂电池(2-4)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主机系统的电流输入端和第二主机系统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灯包括指示所述锂电池(2-4)正在充电或充满的充电指示灯(2-5)和指示所述锂电池(2-4)处于放电状态的放电指示灯(2-6),所述电源箱(2-1)的前面板上还开设有电流观察窗和电压观察窗,所述电压表(2-7)的屏幕正对所述电压观察窗,所述电流表(2-8)的屏幕正对所述电流观察窗,所述放电指示灯(2-6)安装在所述电压观察窗正下方的所述电源箱(2-1)的前面板上,所述充电指示灯(2-5)安装在所述电流观察窗正下方的所述电源箱(2-1)的前面板上;
防护箱包括箱壳(1-1),所述安装架(1-5)位于所述箱壳(1-1)内,所述安装架(1-5)为长方体形中空结构,所述安装架(1-5)包括两个同型号的矩形托架和四根长度相等的L形肋条(1-8),所述矩形托架为四根L形角板首尾依次固定连接围成的矩形框架,所述L形肋条(1-8)的横截面和所述L形角板的横截面均为L形,两个所述矩形托架分别为上托架(1-6)和下托架(1-7),所述上托架(1-6)为所述长方体形中空结构的上框架,所述下托架(1-7)为所述长方体形中空结构的下框架,四根所述L形肋条(1-8)为所述长方体形中空结构的四个侧棱,每根所述L形肋条(1-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托架(1-6)和所述下托架(1-7)固定连接,每根所述L形肋条(1-8)上都开设有定位孔(1-9);所述箱壳(1-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箱壳(1-1)包括前箱盖(1-3)、后箱盖(1-4)和箱体(1-2),所述前箱盖(1-3)和所述后箱盖(1-4)分别与所述箱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前箱盖(1-3)与所述箱体(1-2)之间以及所述后箱盖(1-4)与所述箱体(1-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凸台(1-18)和密封槽(1-17),所述密封凸台(1-18)位于所述密封槽(1-17)内;在所述箱体(1-2)与所述前箱盖(1-3)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所述密封凸台(1-18)和所述密封槽(1-17)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在所述前箱盖(1-3)与所述箱体(1-2)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所述密封凸台(1-18)和所述密封槽(1-17)二者中的另一个;在所述箱体(1-2)与所述后箱盖(1-4)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所述密封凸台(1-18)和所述密封槽(1-17)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在所述后箱盖(1-4)与所述箱体(1-2)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所述密封凸台(1-18)和所述密封槽(1-17)二者中的另一个;所述箱体(1-2)的左侧外壁和右侧外壁上均装配有U型手把(1-11),并且所述箱体(1-2)的右侧外壁上还安装有手拉杆(1-13),所述箱体(1-2)的底壁上装配有脚轮(1-16);箱体(1-2)的左侧外壁和右侧外壁上均设置有U型手把收纳槽(1-12);
散热系统包括安装在防护箱内的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三风扇、第四风扇、第五风扇和三个散热安装板,第一风扇安装在防护箱的第一内侧壁与位于防护箱内的安装架之间,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朝向防护箱的后箱盖,第二风扇安装在防护箱的第二内侧壁与安装架之间,第二风扇的出风口也朝向防护箱的后箱盖,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为两个相对的侧壁;第三风扇安装在后箱盖内壁与位于在安装架上的电源系统之间,第三风扇的出风口朝向电源系统,第四风扇安装在后箱盖与位于安装架上的第一主机系统之间,第四风扇的出风口朝向第一主机系统,第五风扇安装在后箱盖内壁与位于安装架上的第二主机系统之间,第五风扇的出风口朝向第二主机系统;第三风扇的出风口、第四风扇的出风口和第五风扇的出风口均背离防护箱的后箱盖;电源系统、第一主机系统和第二主机系统均具有散热安装板;每个散热安装板均包括通风槽隔离板和基板,基板上开设有固定孔,通风槽隔离板固定安装在基板的第一板面上,基板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为两个相对的板面,相邻通风槽隔离板之间在基板上形成通风槽,并且相邻通风槽隔离板之间相互平行;电源系统的基板为第一基板,第一主机系统的基板为第二基板,第二主机系统的基板为第三基板;电源系统的电源箱底壁与第一基板的第二板面固定连接,第一主机系统的机箱底壁与第二基板的第二板面固定连接,第二主机系统的机箱底壁与第三基板的第二板面固定连接;第三风扇的出风口临近第一基板上形成的通风槽的进风口,第一基板上形成的通风槽的出风口临近电源箱上的散热孔;第四风扇的出风口临近第二基板上形成的通风槽的进风口,第二基板上形成的通风槽的出风口临近第一主机的机箱上的散热孔;第五风扇的出风口临近第三基板上形成的通风槽的进风口,第三基板上形成的通风槽的出风口临近第二主机的机箱上的散热孔;
天线系统包括内置天线系统(3-2)和外置天线系统(3-3);所述内置天线系统(3-2)固定安装在后箱盖(3-1)内壁上;外置天线系统(3-3)包括外置天线(3-4)、天线安装平台(3-5)和三脚架(6),所述天线安装平台(3-5)上设有定位螺孔(3-7)和第一引线孔(3-8),所述天线安装平台(3-5)与所述三脚架(3-6)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外置天线(3-4)包括柱状天线本体(3-10)、定位安装座(3-12)和天线本体帽(3-11),所述柱状天线本体(3-10)其中一端的端头伸入到所述天线本体帽(3-11)中,所述柱状天线本体(3-12)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安装座(3-12)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安装座(3-12)的边缘处设有四个定位孔(3-13),所述定位安装座(3-12)与所述天线安装平台(3-5)之间通过自所述定位孔(3-13)伸入到所述定位螺孔(3-7)内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安装座(3-12)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3-14),所述矩形安装槽(3-14)底壁上设有四个固定螺孔(3-15)和一个第二引线孔(3-16),所述柱状天线本体(3-12)的传输线可拆卸连接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引线孔(3-16)和封闭所述矩形安装槽(3-14)的矩形封板并伸入到所述第一引线孔(3-8)内,所述矩形封板与所述矩形安装槽(3-14)的底壁之间通过穿过所述矩形封板并伸入到所述固定螺孔(3-15)内的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柱状天线本体(3-10)的直径为76毫米,长度为29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安蓝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安蓝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8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喷涂机
- 下一篇:一种车圈喷漆系统用隔挂试车圈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