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的螺旋型散热铝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871.4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钮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江源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2 | 分类号: | F28F1/4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85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螺旋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换热器的散热管。
背景技术
散热管是换热器的主要技术元件,其作用是对换热器的热量进行传导分散。现有散热管的外壁一般连接有散热用的翅片,通过翅片进行导热。传统的散热管的这种翅片只能依靠本身的材料进行导热,翅片之间并无相互作用,因此其导热的效率较低,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换热器的散热管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换热器的螺旋型散热铝管,其具有散热效果好,能耗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器的螺旋型散热铝管,包括散热管本体,散热管本体的外壁连接散热板,所述散热管本体的内壁带有螺旋设置的凹槽,散热管本体的外壁螺旋连接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包括连接部及导流部,所述连接部为直板结构,与散热管本体倾斜连接,所述导流部带有弧形结构,其内弧面朝向所述连接部的倾斜方向;所述散热板间形成波浪形结构的导热区;散热板的外端部连接导热带,所述导热带上带有毛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导热带为铝制材料,导热带与散热板焊接固定;
所述导热带为棉弹性带,导热带套置与所述散热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依靠散热管内部的凹槽、外壁的散热板、波浪形导热区以及导热带进行多次导热,使热气流有效地得到扩散,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及效率,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未装置导热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管本体1,散热管本体1的外壁连接散热板2,散热管本体1的内壁带有螺旋设置的凹槽11,散热管本体1的外壁螺旋连接散热板2;散热板2包括连接部21及导流部22,连接部21为直板结构,与散热管本体1倾斜连接,导流部22带有弧形结构,其内弧面朝向连接部21的倾斜方向,从而散热板2间形成波浪形结构的导热区3,导热区3将热量从散热管本体1的壁上有效地导流至外侧;散热板2的外端部连接导热带4,所述导热带4上带有毛针41,导热带4可以是铝制材料,也可以是棉弹性带,导热带4将散热板2的热量向外导出,进一步提高导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依靠散热管内部的凹槽11、外壁的散热板2、波浪形导热区3以及导热带4进行多次导热,使热气流有效地得到扩散,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及效率,降低了能耗。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江源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江源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