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杂地形海域游泳动物取样网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917.2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1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仲霞铭;刘培廷;熊瑛;汤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73/02 | 分类号: | A01K7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26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地形 海域 游泳 动物 取样 网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单船有翼单囊拖网类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杂地形海域游泳动物取样网具。
背景技术
海洋渔业资源不仅是捕捞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为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构成要素,游泳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类、头足类等)是海洋渔业资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渔业科研机构为了解海洋游泳生物数量状况、掌握资源变化动态,通常采用拖网拖曳方法采集生物样品,以此为基础素材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
黄海中南部沿海区域有广阔的辐射沙脊群分布,具有浅滩区、浅滩边缘区、沙槽区及浅水区域4个典型的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水浅且水深变幅大,这些复杂地形地貌要素在特定海域的交错分布,赋予了独特生态功能,成为小黄鱼、鲳鱼、梭子蟹等经济品种的重要的产卵场和索饵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起支配作用,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补充也产生着重要影响,该区域的游泳生物资源调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科研工作。我国沿海的一些重要的渔业水域也有类似情况,如众多的近岛礁区域,其地形地貌也较为复杂,存在着同样的技术需求。
水下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对生物取样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惑。基于该区域环境条件的特殊性,要使科研结果准确反映出区域内游泳生物资源的真实情况,必须根据辐射沙脊群等复杂地形地貌海域的独特环境条件及生物资源特点,对采集样品的拖网渔具进行定向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杂地形海域游泳动物取样网具。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减小因样品与自然海域生物构成不吻合而带来的科研偏差,减少生物逃窜几率,便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减少网衣线面积,降低拖曳阻力,三道纵生结构有利于消解网袖与网身连接处过于集中的应力,使网衣受力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杂地形海域游泳动物取样网具,包括网衣,所述的网衣包括依次相接的网袖、网盖、网身和网囊,所述网袖之背 袖、腹袖及背腹袖交界处各有一道纵生增目结构,三道纵生沿网袖大致均匀布置,带有三道纵生的网袖与网身前部连接后形成三个彼此分开的纵生交汇点;所述网身其后部与网囊相连接;所述网衣的网目尺寸从网囊、网身到网袖逐渐变大,网囊网目尺寸最小,网身自后向前网目逐渐变大,网袖、网盖、网身第一段网目尺寸最大。
所述的网衣采用与海水色差大的聚乙烯材料编织而成,网目尺寸为150-300毫米。
所述网袖到网囊的总长度最大不超过60米,网具的网口周长为125米。
所述网身展开后呈外轮廓线外凸的圆锥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减小因样品与自然海域生物构成不吻合而带来的科研偏差,减少生物逃窜几率,便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减少网衣线面积,降低拖曳阻力,三道纵生结构有利于消解网袖与网身连接处过于集中的应力,使网衣受力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3处纵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3处纵生结构编织放大示意图。
图中:1、网袖;2、网身;3、网囊;4、网目;5、增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底播养殖贝类起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