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试样带电拉伸试验用的夹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6675.9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莉;王广顺;戴军;郭国林;于学勇;郭兰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试样 带电 拉伸 试验 夹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用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试样带电拉伸试验用的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金属试样拉伸试验是指将金属试样置于拉伸试验机上并且在对金属试样通入电流的状态下对金属试样进行拉伸试验,以便测知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力学参数),力学性能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等等。
由于材料的性能会因应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当将其应用于特殊和/或严苛的环境时,材料的性能变化更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在电子元器件封装领域,钎料合金焊点既起到机械连接作用,同时也起到电气连接(电连接)作用,由于电子元件受到力和电流的双重作用,因而考查钎料合金在电流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如前述,由于对金属试样的力学性测试是在拉伸试验机上进行的,因而如何由拉伸试验机将被测的金属试样可靠夹住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借助于夹具对被测试样夹装定位无疑是首选的技术措施,但是由于测试需要在通电状态下进行,因而常规的夹具难以胜任。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时将金属材料夹装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344488A推荐的“一种慢拉伸应力腐蚀试验用的夹具”和CN102998177A提供的“拉力试验机”,这两项专利申请方案虽然各自具有说明书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但是对于在通入电流状态下将金属试样定位夹装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意义。因为夹具是用于在某种产品的制造、检测和/或后续工序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定位而藉以达到一定的工艺及操作要求的特别的工具(也可称装备),并且还通常需要在加工、检测之类的过程中无干涉的现象、操作方便以及安全等要求。又由于此类夹具具有针对某种工件或产品、测试样品的专属的特点,因此通用化程度极低,往往由工件的生产厂商或对试样测试的部门以量体裁衣的方式自行设计并制作。正是基于这些因素,在目前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适合于对前述金属试样实施夹持并且满足在通电状态下得以付诸拉伸试验机检测其力学性能的相应的技术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实验室作了模拟试验,结果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满足对有待于测试的金属试样定位要求又有利于满足金属试样与拉伸试验机之间的电气绝缘隔离要求而藉以避免拉伸试验机遭电流影响并且保障安全的金属试样带电拉伸试验用的夹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金属试样带电拉伸试验用的夹具结构,包括一夹持座;一电气绝缘棒,该电气绝缘棒与所述夹持座插拔配合;一第一电气绝缘隔离片和一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该第一、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配设在所述夹持座上,藉由所述的电气绝缘棒穿过第一电气绝缘隔离片和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而将第一电气绝缘隔离片以及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限定在夹持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夹持座包括拉伸试验机固定把和电气绝缘隔离片座,拉伸试验机固定把直接延伸构成于电气绝缘隔离片的右侧,所述的电气绝缘棒与电气绝缘隔离片座插拔配合,所述的第一电气绝缘隔离片和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由所述电气绝缘棒限定在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气绝缘隔离片座包括一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上臂和一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下臂,该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上、下臂彼此对应,并且该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上、下臂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电气绝缘隔离片容纳腔,所述的电气绝缘棒依次穿过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上臂、第一、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和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下臂将第一电气绝缘隔离片以及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限定在电气绝缘隔离片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上臂上开设有一上臂孔,在所述的电气绝缘隔离片座下臂上并且在对应于上臂孔的位置开设有一下臂孔,在所述的第一电气绝缘隔离片上开设有一第一隔离片孔,在所述的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上开设有一第二隔离片孔,第一隔离片孔同时与上臂孔以及下臂孔相对应,而第二隔离片孔同时与上臂孔以及下臂孔相对应,所述的电气绝缘棒依次穿过上臂孔、第一隔离片孔、第二隔离片孔和下臂孔将所述第一电气绝缘隔离片以及第二电气绝缘隔离片限定在所述电气绝缘隔离片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气绝缘棒的直径与所述上臂孔的直径相同,而所述第一、第二隔离片孔以及下臂孔的直径与上臂孔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6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