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沟导油槽轴承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6929.7 | 申请日: | 201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颖;李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华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2 | 分类号: | F16C3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10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沟导 油槽 轴承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轴承密封装置:油沟导油槽轴承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轴承密封按照密封的原理不同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大类,前一类用于速度不高的场合,后一类可用于高速。非接触式密封常用形式有油沟密封、迷宫式密封、螺旋式密封和挡圈甩油密封。这些结构密封各有优点和不足,在使用中也存在轴承密封装置因受轴承安装结构和空间限制,密封效果不好,漏油的问题。
在采用非接触密封装置时,油沟式密封装置加工最简单,容易实现,但油沟内需要填充润滑脂来起到密封作用,一般用于脂润滑或低速油润滑的轴承密封,使用中如果油沟中的润滑脂溶解或变硬,油将流入油沟内而且无法回流,就会发生漏油现象。螺旋式密封装置是借助螺旋作用,有油流入时,通过螺旋槽将油导回油箱。但这种结构装置因螺旋导程的需要,密封端盖与轴颈接触面要有足够长。
文献检索:滚动轴承密封装置专利申请号:200980119670
摘要:在滚动轴承的密封件的面对抛油环的侧表面上形成具有向所述轴承外扩展的直径的轴向唇缘。在抛油环的面对密封件的平坦表面上形成突出部,通过沿着轴向方向弯曲抛油环而形成所述突出部,使得弯曲部向轴承内突出。在抛油环的突出部的径向向外的位置处,轴向唇缘的前端与抛油环的平坦表面形成接触。轴向唇缘的径向向内的内表面和径向向抛油环的突出部外形成的外部直径侧倾斜表面之间形成迷宫式密封,并且形成轴向唇缘的位置的径向向内处的密封件的侧表面和抛油环的突出部的顶部之间形成迷宫式密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能有效解决高速运转的轴承密封问题的油沟导油槽轴承密封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以上两种非接触密封结构分析发现,如果设计一种轴承密封装置将两种轴承密封形式巧妙结合在一起,既能解决油沟密封装置失效的漏油问题,也能解决因密封轴颈配合面短,不能使用螺旋密封装置的问题。在环油沟和导油槽作用下,使得轴承密封装置在较短的轴颈配合面上起到了很好的轴承密封作用。具体方案如下:
它包括旋转轴、轴承密封端盖、轴承和箱体,其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在于,在轴承密封端盖内腔轴颈处加工有环形油沟,上述轴颈在靠向油箱一端径向分布有导油槽,各环形油沟通过导油槽与油箱相通,环形油沟和导油槽的数量由密封端盖尺寸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密封效果好,用于高速旋转下轴承润滑密封效果最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油沟导油槽轴承密封装置的装配原理图,
图2是油沟导油槽轴承密封装置轴承密封端盖零件图,
图3是油沟导油槽轴承密封装置端盖零件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中:1.旋转轴,2.轴承密封端盖,3.轴承,4.箱体。
在轴承密封端盖内腔轴颈处车出环形油沟,油沟断面可以是半圆的或梯形的,在靠向油箱端加工出径向分布导油槽,将环形油沟与油箱沟通,轴承运转过程中,润滑油被带起润滑轴承,有部分流到旋转轴上,润滑油在轴颈接触面环形槽内产生不同压力,在离心力作用下将油甩到密封端盖环形油沟内,通过径向分布的导油槽导回油箱,起到密封作用。该装置结构简单,密封盖轴颈密封处配合面不需要太长,需要结构空间较小,能较好的解决轴承润滑油的密封。
在图1中箱体(4)内储有轴承润滑油,旋转轴(1)高速旋转时,轴承(3)将油带起润滑轴承。在旋转过程中,一部分润滑油会沿轴流出,轴颈接触面上的油在油压差和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入轴承密封端盖(2)内腔轴颈处环形油沟内,通过轴承密封端盖(2)内腔轴颈处靠向油箱端加工出的径向分布导油槽将油导回油箱。
图2中显示的是油沟导油槽轴承密封装置轴承密封端盖零件图,图3是轴承密封端盖零件左视图。轴承密封端盖(2)内腔轴颈处的环形油沟断面可以是圆形或者梯形,环形油沟数量可根据轴颈接触面长短增加或减少,图中为3个环形油沟。其径向分布的导油槽,其底颈与轴中心线夹角≥30°,也可根据端盖密封的大小设计导油槽数量,图中为径向分布4个导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华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汉中华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6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网络应急预案演练方法、系统与服务器
- 下一篇:磁力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