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463.2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良;黄德平;王永宏;李迎;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合纵实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H1/56;H01F29/0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电网中,6kV和10kV这两种电压等级的配电网是同时存在的;6kV的配电网主要应用于油田、煤矿、铁矿、金矿等矿区的生产用电,而地方电网使用的都是10kV的配电网,这主要是为了将矿区电力与地方电网相区别,以防止地方电网接用矿区电力。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以及地方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目前已经没有必要将矿区电力与地方电网相区别。为了减少电网的重复投入,并且促进用电设备的标准化,各个矿区正在逐步将6kV配电网改建为10kV配电网。
在配电网中,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网需要使用不同电压等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各个矿区将6kV配电网改建为10kV配电网后,势必会有大量的6kV电压等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需要淘汰,这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同时,各个矿区将6kV配电网改建为10kV配电网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渡过程,在这两种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交替共存的过渡时期,选用6kV和10kV两用的非晶合金变压器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提供一种6kV和10kV两用的非晶合金变压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以便于适用在6kV和10kV这两种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中,从而有效避免了6kV配电网改建为10kV配电网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包括铁芯T和绕组R;所述的绕组R包括一次侧绕组和二次侧绕组;所述的铁芯T为三框三柱式结构;所述的一次侧绕组包括第一一次侧绕组R11、第二一次侧绕组R12和第三一次侧绕组R13;该非晶合金变压器还包括:接线转换开关K2;
所述的接线转换开关K2包括接线转换开关第一部分K21、接线转换开关第二部分K22和接线转换开关第三部分K23;
接线转换开关第一部分K21包括第一一触点X、第一二触点B'和第一三触点O1;第一一触点X与第一一次侧绕组R11的低压端电连接;第一二触点B'与第二一次侧绕组R12的高压端并联后,与第二相输入电B电连接;接线转换开关第一部分K21包括两个工位,一个工位是将第一一触点X与第一三触点O1电连接,另一个工位是将第一一触点X与第一二触点B'电连接;
接线转换开关第二部分K22包括第二一触点Y、第二二触点C'和第二三触点O2;第二一触点Y与第二一次侧绕组R12的低压端电连接;第二二触点C'与第三一次侧绕组R13的高压端并联后,与第三相输入电C电连接;接线转换开关第二部分K22包括两个工位,一个工位是将第二一触点Y与第二三触点O2电连接,另一个工位是将第二一触点Y与第二二触点C'电连接;
接线转换开关第三部分K23包括第三一触点Z、第三二触点A'和第三三触点O3;第三一触点Z与第三一次侧绕组R13的低压端电连接;第三二触点A'与第一一次侧绕组R11的高压端并联后,与第一相输入电A电连接;接线转换开关第三部分K23包括两个工位,一个工位是将第三一触点Z与第三三触点O3电连接,另一个工位是将第三一触点Z与第三二触点A'电连接;
第一三触点O1、第二三触点O2和第三三触点O3电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接线转换开关第一部分K21、接线转换开关第二部分K22和接线转换开关第三部分K23为联动的一体式结构;
当接线转换开关第一部分K21的工位是第一一触点X与第一三触点O1电连接时,接线转换开关第二部分K22的工位是将第二一触点Y与第二三触点O2电连接,接线转换开关第三部分K23的工位是将第三一触点Z与第三三触点O3电连接,从而第一一次侧绕组R11、第二一次侧绕组R12和第三一次侧绕组R13呈Y型的电连接结构;
当接线转换开关第一部分K21的工位是将第一一触点X与第一二触点B'电连接时,接线转换开关第二部分K22的工位是将将第二一触点Y与第二二触点C'电连接,接线转换开关第三部分K23的工位是将第三一触点Z与第三二触点A'电连接,从而第一一次侧绕组R11、第二一次侧绕组R12和第三一次侧绕组R13呈Δ型的电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二次侧绕组包括第一二次侧绕组、第二二次侧绕组和第三二次侧绕组;第一二次侧绕组、第二二次侧绕组和第三二次侧绕组呈Y型的电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合纵实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合纵实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