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3G无线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868.6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欣;薛向辉;袁清伟;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东华合创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4/12 | 分类号: | H04W84/12;H04B10/29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 3g 无线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通信系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矿用3G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改变,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因此,煤炭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煤炭企业中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政府和企业共同将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工作提上空前的高度。2010年先后刊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明确的将井下通信系统列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三条生命线之一,矿井工作人员的实时无线语音数据通信要求非常迫切,因此煤矿系统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无线通信系统。
目前煤矿企业的调度和行政通信系统经多年建设和发展,虽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仍然缺乏成熟的井下移动通信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矿用3G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布置在井上和井下的3G无线通信基站实现对井下、井上重点区域的信号覆盖,保证了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增加了系统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3G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设置在井下的矿用3G终端和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通信基站,设置在井上的交换机、基站控制器、核心交换设备、调度台和网管客户终端,以及实现井上设备和井下设备连接通信的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
矿用3G终端与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通信基站无线通信,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通信基站通过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与交换机通信,交换机连接基站控制器、核心交换设备、调度台和网管客户终端。
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之间支持通过光纤组成光纤环网,所述光纤通过尾纤与矿用光缆连接,所述尾纤为矿用软光缆,尾纤一端为4个LC接头,其中两个接头直接与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连接、另外两个接头备用,光缆另一端通过喇叭孔引到隔爆壳外与矿用光缆熔接。
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通信基站之间、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通信基站与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之间以及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之间通过光缆、网线或者通信电缆连接通信。
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通信基站包括光电转换模块、桥接器、无线AP、UPS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
桥接器与光电转换模块和无线AP分别连接,无线AP与基站的外界3G定向天线连接;UPS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光电转换模块、无线AP、UPS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分别连接。
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包括:信号收发模块、网桥、汇接模块、UPS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
汇接模块与信号收发模块和网桥分别连接,UPS电源模块与汇接模块和备用电源分别连接。
所述矿用终端包括矿用3G手机、无线摄像仪以及其他3G设备。
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通信基站和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的外壳的防爆等级均不低于IP5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包括光纤接入、网线接入和通信电缆接入,尤其是通信电缆长距离接入,可以有效的解决工作面处基站迁移不便的问题。
2.利用井下现有的工业以太环网,通过环网交换机的光口或电口实现基站的对接,基站与基站间通过光缆或通信电缆进行级联,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上传到井上无线通信系统的交换机,从而构建起整个无线通信网络,此方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环网,节省投资的同时也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
3.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之间通过光纤组成光纤环网,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使用定制的矿用软光缆,一端为4个LC接头,其中2个接头直接与矿用隔爆兼本安型中继器的光模块相连,另外2个接头备用,另一端为通过喇叭孔引到隔爆壳外与矿用光缆熔接,避免了在隔爆壳内进行光纤熔接的诸多不便,便于施工和安装。
4.对于井下不具备工业环网的情况下,通过中继器或无线通信基站构建百兆级的无线通信系统专用传输网络,利用基站构建环网的同时实现信号的覆盖,基站间可通过光缆或通信电缆级联。自建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网络,保证了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增加了系统稳定性。
5.单基站不限注册用户数,最大并发用户数可大28路,有效的解决并发不足用户数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客户实际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东华合创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泰安东华合创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