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声成像内窥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913.8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鹏;何海龙;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鹏;何海龙;刘磊 |
主分类号: | A61B8/12 | 分类号: | A61B8/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陆彩霞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像 内窥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声成像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常用的光学内窥镜主要是是光、机、电一体的NDT仪器,它分为三类系列产品:第一类,硬性内窥镜系列;第二类,纤维内窥镜系列;第三类,电子视频内窥镜系列。硬性内窥镜系列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转像透镜光学技术来传送影像,并由光导纤维提供传光照明。纤维内窥镜系列其工作原理是由高品质韵传像纤维来传送图像,通过目镜直接观察。电子视频内窥镜系列是运用超小型电荷耦合器件(CXD)技术制造电子视频内窥镜产品。上述三类内窥技术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光学散射或者反射信号获取检测图像,由于受介质散射影响大,存在穿透深度浅(?mm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织体较大深度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功能成像的光声成像内窥镜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声成像内窥镜装置,其包括依次电气连接的光声激发光源发生器、光声成像内窥探头、信号采集组件和计算机,所述光声成像内窥探头包括入射端与所述光声激发光源发生器相连的入射光纤、套设在所述入射光纤射出端的中空聚焦超声探测器、设置在中空聚焦超声探测器外的管壳、设置在所述管壳端部的微型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微型电机转子上的镀膜锥面高反射镜、套设在所述管壳外的能透过光声信号的外管,所述镀膜锥面高反射镜的锥面正对着入射光纤的射出端,所述中空聚焦超声探测器与所述信号采集组件电连接,所述管壳在所述镀膜锥面高反射镜部位设置有圆管状的能够透过声光信号的成像窗口。
优选地,所述微型电机为磁矩耦合电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磁矩耦合电机靠近所述成像窗口设置,所述成像窗口靠近所述中空聚焦超声探测器的一端部设置有通过产生磁矩变化控制所述磁矩耦合电机转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壳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信号采集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空聚焦超声探测器具有中心部位设有通孔的圆弧形接收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镀膜锥面高反射镜位于所述圆弧形接收面的球心部位。
优选地,所述外管为医用氯乙烯管。
优选地,入射光纤射入所述镀膜锥面高反射镜的入射信号和反射出的信号呈90度角。
优选地,入射光纤(2)为多模光纤,其直径为800u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光声结合的探测手段,当宽束短脉冲激光辐照生物组织时,位于组织体内的吸收体(如肿瘤)吸收脉冲光能量,从而升温膨胀,产生超声波;这时,位于组织体表面的超声探测器件可以接收到这些外传的超声波,并依据探测到的光声信号来重建组织内光能量吸收分布的图像。光声成像技术检测的是超声信号, 反映的是光能量吸收的差异。所以该技术能很好地结合光学和超声这两种成像技术各自的优点:由于探测的是超声信号,所以该技术克服了纯光学成像技术在成像深度与分辨率上不可兼得的不足。另外, 光声技术的图像差异来源于组织体光学吸收的不同,这就能够有效地补充纯超声成像技术在对比度和功能性方面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组织体较大深度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功能成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声成像内窥探头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光声成像内窥探头;2、入射光纤射;3、中空聚焦超声探测器;31、接收面;4、管壳;5、微型电机;6、镀膜锥面高反射镜;7、外管;8、成像窗口;9、驱动部;10、数据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鹏;何海龙;刘磊,未经马晓鹏;何海龙;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