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材料压痕试验的固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021.X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钦峰;谢国利;杨洪亮;何燕;杨学明;施沈科;夏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材料 压痕 试验 固定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平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材料压痕试验的固定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材料压痕试验机,需要对测试材料稳定的夹持在固定平台中,并且由于试验机属于高精密仪器,仪器的探测头是固定位置,工作时是上下运动轨迹,对测试材料进行不同压力的压痕等试验。因此需要测试材料的中心正好位于探测头的下方,这样才能测试得到客观的材料特性参数。此外,测试材料在固定台上的稳定性要求更高,特别是要避免因探测头的下压力导致被测件在固定台上的向下位移。此外现有材料压痕测试时材料的形状多样,通常为杆件,板件,圆柱件和棒件,因此对测试件的固定要求更高。
而现有用于固定的平台,采用X-Y轴的固定平台设置,这样虽然能解决保证测试材料的中心部分位于探测头的正下方的问题,但是操作比较麻烦,绝大多数情况需要肉眼判断后调整固定台。此外夹持端的端面成平面型对口夹持被测件,对下压力产生的向下位移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特别是不规则测试件,容易出现一定的位移,影响测试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设计一种用于材料压痕试验的固定平台。该平台解决测试材料在探测头下压力下产生位移的问题,稳定的固定在探测头下方,并且操作使用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材料压痕试验的固定平台,包括池型底座,安装在池型底座内的双向丝杠,双向丝杠上的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上分别有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双向丝杠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驱动转柄进行转动,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被池型底座包围,并有相对的梯面齿口,底部有防超限凸头。
作为一种优选,双向丝杠两侧有导向杆穿过所述的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
作为一种优选,池型底座的前后壁的中心侧有螺纹通孔,所述的螺纹通孔通过螺纹接连有顶针。
作为一种优选,驱动转柄可以手动或接电机驱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双向丝杠的转动能实现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的靠拢和分离,并且保证所夹持的测试材料永远处于底座的中部,正对于测试机的探测头下方。超越离合器可以防止逆转,起到锁住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的作用,加紧后就不会松脱。
2、池型底座包围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能使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滑动时不需要导向槽或导向杆也可以稳定滑动。特别是齿口是梯面,保证测试件在夹持时能得到梯面的向上支撑力,受压时不产生向下的位移。
3、池型底座的前后壁的中心侧有螺纹通孔,所述的螺纹通孔通过螺纹接连有顶针,能有效辅助夹持部夹持一些不规则的测试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材料压痕试验的固定平台,包括池型底座1,安装在池型底座1内的双向丝杠2,双向丝杠2的一端穿过底座外壁通过固定件21固定,双向丝杠2上的左旋螺纹24和右旋螺纹22上分别有左滑动端32和右滑动端31,双向丝杠2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在池型底座1侧壁中的超越离合器7后连接到驱动转柄8,驱动转柄8可以手动或接电机驱动双向丝杠2转动。当双向丝杠2转动,能实现左滑动端32和右滑动端31的靠拢和分离,并且保证所夹持的测试材料永远处于池型底座1的中部,正对于测试机的探测头下方。当加紧被测件后,超越离合器7可以防止逆转,起到锁住左滑动端32和右滑动端31的作用,加紧后就不会松脱。左滑动端32和右滑动端31被池型底座1包围,能使左滑动端32和右滑动端31滑动时不需要导向槽或导向杆也可以稳定滑动。并且左滑动端32和右滑动端31有相对的梯面齿口,保证测试件在夹持时能得到梯面的向上支撑力,受压时不产生向下的位移。左滑动端32和右滑动端31底部分别有防超限凸头34和33,加上双向丝杠2中部的光杆部23,当防超限凸头34和33相靠,保证左滑动端32和右滑动端31的滑动不会超出相应的螺纹段导致卡死。实施例中,双向丝杠2两侧有导向杆61和62穿过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用于进一步稳定左滑动端和右滑动端的滑动。
如图2所示:池型底座1的前后壁的中心侧有螺纹通孔40,所述的螺纹通孔40通过螺纹接连有顶针41和42,顶针41和42分别有锥型顶头51和52,通过转动顶针41和42能有效辅助夹持部夹持一些不规则的测试件。使不规则的测试件不会产生前后的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未经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8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