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568.X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昕;王伟成;赵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张少凤 |
地址: | 266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浪 水槽 人工 模拟 降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气候模拟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球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增加,长期气候变化预测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海洋学家关注的焦点。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海-气界面的动量、热量和上混合层厚度的准确参数定量化。影响海-气交换过程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海上风、波浪、降雨、海流、界面温度和表层层结等。降雨作为常见的大气重要现象,对全球尺度的大气循环和局部天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全球大气获得的潜热热量的70%到85%主要通过降雨的方式释放出来。降雨对海面有很强的扰动作用,改变了海面的粗糙度,海浪作为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现象,不可避免的要受到降雨的影响。而波浪本身又直接影响着海-气界面交换过程和海洋上混合层。降雨对海面粗糙度的改变还会直接影响卫星散射计风速反演的准确性。显然,阐明降雨、海面和波浪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理解大气海洋之间相互作用问题非常重要。目前,主要通过外海观测进行研究,外海观测既不能避免风场的影响及其复杂性,也无法控制波浪、降雨和风场的情况,因而,研究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解决了外海观测无法控制波浪、降雨和风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位于风浪水槽顶部的罩体,所述罩体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通过水管与水源相接,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泵,通过流量调节泵调节模拟降水量。
如上所述的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所述水管包括一个主管和多个分支管,所述每个分支管均连接有多个喷头,所述每个分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控制降雨区域,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度控制相应分支管上喷头的喷水量,从而控制降雨量。
如上所述的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所述水管包括一个主管、多个一级分支管和多个二级分支管,所述二级分支管通过一级分支管与主管相接,所述每个二级分支管均连接有多个喷头,所述二级分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控制降雨区域,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度控制相应分支管上喷头的喷水量,从而控制降雨量。
如上所述的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所述风浪水槽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罩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罩体可在风浪水槽顶部自由移动,在风浪实验过程中,可以进行不同风区不同波龄的降雨影响实验。
如上所述的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所述罩体包括框架和透明罩,所述透明罩设置在框架上。
如上所述的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所述喷头距离风浪水槽顶部的距离为2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可以很好的模拟自然界降雨条件,模拟雨量大小的变化,结合风浪水槽,可以进行不同风区不同波龄的降雨影响实验,进行降雨对海气界面及上混合层的影响实验。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喷头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喷头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风浪水槽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人工模拟降雨装置1位于风浪水槽2的上部。风浪水槽2用于形成不同效果的风浪,人工模拟降雨装置1用以模拟不同的降雨区和降雨量,从而对降雨、海面和波浪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模拟研究。
本实施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包括位于风浪水槽顶部的罩体,风浪水槽2的顶部设置有滑轨21,罩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轮13,罩体通过滑轮13可在风浪水槽2的顶部自由移动,因而,在风浪实验过程中,可将风浪水槽2自由移动至不同的风区,可以进行不同风区不同波龄的降雨影响实验。其中,罩体包括框架11和透明罩12,透明罩11设置在框架12上,滑轮13位于框架11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85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式防堵滴灌带
- 下一篇:花卉遮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