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爪式丝圈脚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9435.4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9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施正岳;蔡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6 | 分类号: | B60N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汉康 |
地址: | 323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爪式丝圈 脚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垫,尤其是一种能增加摩擦力的爪式丝圈脚垫。
背景技术
脚垫作为防滑使用,在宾馆、汽车内部以及其他底部有绒面的场合或载具均有使用。
脚垫作为汽车的内饰,脚垫的位置在汽车内部的地面上,放置脚垫后可以提高汽车内部地面的舒适性,起到保护汽车内部地面的作用,改善汽车内部地面环境,同时也是为了防滑,增加车内人员脚底与汽车内部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但是现有的汽车使用的脚垫,主要采用的是表面带凸纹的脚垫,这种脚垫在使用过程中,脚垫与汽车内部地面之间容易因脚底踩踏的惯性力而出现滑移,滑移的方向也不可控。尤其是驾驶员使用时踩踏不当造成脚垫滑移,有可能使脚垫滑移到刹车踏板下方的空间内,阻碍刹车踏板运动,容易造成驾驶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脚垫采用表面凸纹来增加摩擦力,抓地力不足,容易出现滑移,影响行车安全的缺陷,提供一种爪式丝圈脚垫,与汽车内部地面相接触的表面设置爪式底针,爪式底针类似壁虎脚上的吸爪,提高脚垫与汽车内部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滑移,确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爪式丝圈脚垫,包括地面接触层、中间层和表面层,地面接触层包括嵌入到中间层内并与中间层融成一体的网丝层及从网丝层的交叉点上引出的底针,底针伸出到中间层外,每个交叉点上至少引出两根底针,同一交叉点上的底针形成爪式形状。底针伸出到地面接触层的表面,铺设到汽车内部地面时,底针与汽车内部地面相接触,所有的底针组合形成壁虎脚上吸爪的结果,提高脚垫与汽车内部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滑移,确保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网丝层包括经线和纬线,纬线为单股结构,经线为多股结构,纬线连接两相邻的经线并在经线上缠绕形成网丝层的交叉点,纬线固定到交叉点后从该交叉点延伸出形成底针。
作为优选,纬线与经线相缠绕使得纬线在经线的该缠绕位置上打结。
作为优选,表面层为塑料丝弯曲成圈、圈与圈之间相互粘结并同时粘结到中间层上形成的立体空心弹性结构。立体空心弹性结构使得表面层踩踏时舒适性好。
作为优选,塑料丝弯曲成的圈为封闭的圈或者开放的圈,封闭的圈是由该塑料丝自身封闭,开放的圈有另外的塑料丝进行粘结并时得该开放的圈封闭。塑料丝不管是自身弯曲成封闭的圈,还是和其他塑料丝粘结弯曲成封闭的圈,可以提高塑料丝相互之间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底针伸出到地面接触层的表面,铺设到汽车内部地面时,底针与汽车内部地面相接触,所有的底针组合形成壁虎脚上吸爪的结果,提高脚垫与汽车内部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滑移,确保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接触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面层,2、中间层,3、底针,4、经线,5、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爪式丝圈脚垫(参见附图1),整体呈三层结构,包括地面接触层、中间层2和表面层1,中间层为地面接触层和表面层的载体。
表面层为塑料丝弯曲成圈、圈与圈之间相互粘结并同时粘结到中间层上形成的立体空心弹性结构。塑料丝弯曲成的圈为封闭的圈或者开放的圈,封闭的圈是由该塑料丝自身封闭,开放的圈有另外的塑料丝进行粘结并时得该开放的圈封闭。
地面接触层包括嵌入到中间层内并与中间层融成一体的网丝层及从网丝层的交叉点上引出的底针3,底针伸出到中间层外,每个交叉点上引出两根底针,同一交叉点上的底针形成爪式形状。
网丝层包括经线4和纬线5(参见附图2),纬线为单股结构,经线为多股结构,纬线连接两相邻的经线并在经线上缠绕形成网丝层的交叉点,纬线固定到交叉点后从该交叉点延伸出形成底针。纬线与经线相缠绕使得纬线在经线的该缠绕位置上打结。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9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网筛过滤式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充气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