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9631.1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多功能 作业 平台 | ||
1.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支撑系统、中部架构和顶部架构;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分布成矩形的至少四个支脚(1);所述中部架构包括与支脚(1)数量相同的支撑杆(2)和架设在支撑杆(2)上的基础作业平台(3);所述顶部架构包括数量与支撑杆(2)相同的支柱(5)和搭设在支柱(5)上的顶部作业平台(6);所述支撑杆(2)可升降地安装在支脚(1)上且支撑杆(2)与支脚(1)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杆(2)和支脚(1)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支柱(5)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杆(2)上且支柱(5)与支撑杆(2)上设有用于固定支柱(5)和支撑杆(2)的第二锁紧机构;所述中部架构和顶部架构中均设有多根用于支撑的横梁(18)和斜支撑梁(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架构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隧道侧壁伸展的第一级侧翼平台(9),所述中部架构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隧道侧壁伸展的第二级侧翼平台(10)和第三级侧翼平台(11);所述第三级侧翼平台(11)位于第二级侧翼平台(10)下方,所述第一级侧翼平台(9)、第二级侧翼平台(10)和第三级侧翼平台(11)均包括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定位管(12)、套接在定位管(12)内的伸缩杆(13),以及铺设在定位管(12)上的钢筋网片(14);所述第一级侧翼平台(9)的定位管(12)固定安装在支柱(5)上,所述第二级侧翼平台(10)的定位管(12)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上,所述第三级侧翼平台(11)的定位管(12)可拆卸安装在支撑杆(2)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中位于四个角部的支脚(1)上均设有一对行走轮(15),所述行走轮(15)上安装有轮胎锁(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和支柱(5)为管状结构,所述支脚(1)可伸缩地套装支撑杆(2)内,所述支撑杆(2)可伸缩地套装在支柱(5)内;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下固定栓(4)、多个下部管定位孔(201)和多个脚定位孔(101),所述下部管定位孔(201)沿支撑杆(2)下端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脚定位孔(101)沿支脚(1)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下部管定位孔(201)和脚定位孔(101)的大小一致,所述下固定栓(4)贯通处于同一高度的下部管定位孔(201)和脚定位孔(101);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上固定栓(7)、多个上部管定位孔(202)和多个柱定位孔(501),所述上部管定位孔(202)沿支撑杆(2)上端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柱定位孔(501)沿支柱(5)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上部管定位孔(202)和柱定位孔(501)的大小一致,所述上固定栓(7)贯通处于同一高度的上部管定位孔(202)和柱定位孔(5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多功能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作业平台(3)上设有顶升器(17),顶升器(17)的顶升端与顶部作业平台(6)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96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无线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沥青混合料抗反射裂缝评价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