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自动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0015.8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0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许超;张丽英;王宝驹;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利得农业科技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日光温室 自动 供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温室供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自动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只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但日光温室只能在有日光的情况下进行供暖来维持室内一定温度,当夜晚无日光的情况下,变无法维持室内固定温度,由此也可能由于温度导致农作物生长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低碳环保无污染、并能增加温室内湿度,降低能耗水平的自动供暖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自动供暖系统,所述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蓄热设备、供暖管线A、供暖管线B、循环管线、电磁阀、控制箱、热感探头、循环池、循环泵和球阀开关,所述太阳能蓄热设备排水口通过所述供暖管线A连接所述循环池入水口,所述循环池排水口通过所述供暖管线B与所述太阳能蓄热设备入水口连接,所述供暖管线A和所述供暖管线B上分别设有球阀开关,所述供暖管线B上球阀开关与所述循环池排水口之间有所述循环管线,所述循环管线通向所述循环池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管线上设有球阀开关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连接有热感探头,所述供暖管线B上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控制箱。
其中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供暖管线B上。
其中所述供暖管线B部分埋置于所述日光温室种植土。
其中所述循环管线部分置于所述日光温室墙体内表面上。
其中所述循环管线为多条,于所述供暖管线B上分流后汇聚于所述循环池循环水入口。
其中所述太阳能蓄热设备为多组并联或串联的太阳能热水器。
其中所述太阳能蓄热设备为9组串联的太阳能热水器。本实用新型供暖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供暖系统低碳环保无污染,可循环利用,适用于多种类型温室;
2、本实用新型供暖系统通过对墙体及种植面以下管线的布置,达到更难好的蓄热、供暖效果,并能增加温室内湿度,降低能耗水平;
3、本实用新型供暖系统达到温室内供暖自动化控制,根据温室内所需温度控制供暖系统开启与关闭,节约能耗,省力化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太阳能蓄热设备;2-保温墙体;3-红砖墙体;4-供暖管线A;5-供热管线B;6-电磁阀;7-控制箱;8-热感探头;9-循环池;10-循环泵;11-种植土;12-温室支架;13、14、15-球阀开关;16-循环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自动供暖系统,将9个太阳能热水器串联后组成太阳能蓄热设备1,将太阳能蓄热设备1排水口通过供热管线A4与循环池9入水口连通,循环管线16上的电磁阀6(电磁阀6也可位于供热管线B5上)与控制箱7连接,控制箱7连接有热感探头8,供热管线A4上有球阀开关13,供热管线A4从太阳能蓄热设备1排水口引出后穿过置于保温墙体2内表面后连通循环池9入水口(红砖墙体3为边缘遮挡及支撑温室支架),循环池9排水口通过供热管线B5与太阳能蓄热设备1入水口相通,供热管线B5上有球阀开关14,球阀开关14与循环池9之间有循环管线16(为多条,于供暖管线B5上分流后汇聚于循环池9循环水入口),循环管线16于循环池9循环水入口连通,供热管线B5上有循环泵10,循环泵10连接控制箱7,供热管线B5部分埋置于种植土11下方并连通太阳能蓄热设备1入水口,循环管线16部分置于保温墙体2上并连通循环池9循环水入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利得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利得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0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斗式膜前取土提土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塑木农业大棚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