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0713.8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山;蔣承忠;吴春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 ||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强化基板;
一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强化基板上;以及
一应力缓冲层,设置于该强化基板与该感测电极层之间,且该应力缓冲层材料的杨氏系数小于该感测电极层材料的杨氏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材料的杨氏系数范围为10*106帕斯卡~116*109帕斯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3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的材料为一透明高分子弹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材料为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为透光耐温材料的镀层或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强化基板包括一上表面、相对该上表面的一下表面,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均为经过化学强化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强化基板还包括与该上表面、下表面邻接的侧面,该侧面为经过化学强化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被定义有一可视区及一对应该可视区的非可视区,该应力缓冲层与该感测电极层至少位于该可视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的装饰层,该应力缓冲层全面覆盖该可视区,该装饰层位于该强化基板设置有该应力缓冲层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应力缓冲层更延伸到至少部分的该非可视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的装饰层,在该非可视区中,该应力缓冲层位于该装饰层与该强化基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更延伸到至少部分的该非可视区,并且在该非可视区中是位于该装饰层相对该强化基板之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导线层,位于该装饰层相对该强化基板之表面,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的装饰层,其中该感测电极层更延伸到至少部分的该非可视区,并且在该非可视区中是位于该应力缓冲层与该装饰层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导线层,位于该装饰层相对该感测电极层之表面,且电性连接于该感测电极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层包含一导通部,且该导线层经由该导通部电性连接至该感测电极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用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的装饰层,在该非可视区中,该装饰层位于该强化基板与该应力缓冲层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更延伸到至少部分的该非可视区,并且在该非可视区中,该应力缓冲层位于该装饰层与该感测电极层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导线层,位于该应力缓冲层相对该装饰层之表面且位于该非可视区,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电极层包括延伸于第一方向的复数个第一感测电极和延伸于第二方向的复数第二感测电极,该些第一感测电极与该些第二感测电极相互交叉且电性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07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站断电告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流电源的交直流窜电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