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防震包装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0931.1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4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5/06 | 分类号: | B65D5/06;B65D5/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防震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防震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产品流通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产品的包装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产品的包装盒大多根据所包装产品的薄弱结构实现针对性的防震缓冲。比如只注重下部的防震缓冲性能,而侧面的防震缓冲性能欠佳,因此,不能保障产品流通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的保护,造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给客户造成损失,降低了运输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三维防震包装盒。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维防震包装盒,所述三维缓冲包装盒一纸成型,包括依次折叠连接的粘合襟片、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第三外侧板、第四外侧板、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所述第一外侧板、第二外侧板、第三外侧板和第四外侧板折叠连接组成外盒体,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折叠后组成内盒体,所述第一外侧板和第一内侧板通过粘合襟片粘合,所述第一内侧板与所述第一外侧板相对,所述第二内侧板与所述第二外侧板相对,所述第三内侧板与所述第三外侧板相对,所述第四内侧板与所述第四外侧板相对;所述第一内侧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外侧板的宽度,所述第二内侧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外侧板的宽度,所述第三内侧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外侧板的宽度,所述第四内侧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外侧板的宽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第三内侧板和第四内侧板分别为向内突出的拱形;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上端依次与盖板和上插片折叠连接,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下端依次与第一下衬垫侧板、下衬垫底板和第二下衬垫侧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二外侧板两端分别与第一防尘襟片和第三防尘襟片折叠连接,所述第三外侧板上端依次与第一上衬垫侧板、上衬垫盖板和第二上衬垫侧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三外侧板下端依次与底板和下插片折叠连接,所述第四外侧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防尘襟片和第四防尘襟片折叠连接;所述第一防尘襟片、第二防尘襟片和盖板折叠后组成上盖,所述第一上衬垫侧板、上衬垫盖板和第二上衬垫侧板折叠后组成U形上支撑体,所述第一上衬垫侧板折叠后紧贴所述第三外侧板内壁,所述上衬垫盖板与盖板之间形成缓冲空间,所述上插片插入所述第一防尘襟片和第二防尘襟片与所述第一上衬垫侧板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三防尘襟片、第四防尘襟片和底板折叠后组成底盖,所述第一下衬垫侧板折叠后紧贴所述第一外侧板内壁,所述第一下衬垫侧板、下衬垫底板和第二下衬垫侧板折叠后组成倒置的U形下支撑体,所述下衬垫底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缓冲空间,所述下插片插入所述第三防尘襟片和第四防尘襟片与所述第一下衬垫侧板之间的缝隙。
所述三维防震包装盒的材料为硬纸板或瓦楞纸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三维防震包装盒通过U形上支撑体、倒置的U形下支撑体以及向内突出的拱形结构,使得产品的三维方向均得到很好的防震缓冲保护,提高了运输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三维防震包装盒一纸成型,节约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容易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防震包装盒的平面展开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防震包装盒的盒体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0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