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155.7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曾欢;陈容睿;余洪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可视 人流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
背景技术
现有无痛可视人流主要分为超声可视人流术和宫腔镜可视人流术,但是两种技术都需要事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和扩宫,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中国专利201210404408.6于2013年2月13日公开了一种微距可视内窥装置,该装置由内窥管、手柄、电路板、透明罩和摄像头等部件构成,虽然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和扩宫,并能可视操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内窥管内部有隔层,把内窥管分为了两个腔,也叫双腔,一个腔是吸引腔,另一个腔是走FPC柔性电路板的腔。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如果要便于FPC柔性电路板穿过内窥管,就必须要增加FPC柔性电路板腔的空间尺寸,否则FPC柔性电路板就难以通过,但增加FPC柔性电路板腔的空间尺寸后,就势必会缩小吸引腔的空间,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吸引腔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便于FPC软板通过,又不会造成内窥管堵塞的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在内窥管(1)的后部装有手柄(2),该手柄(2)内设有电路板(8),所述内窥管(1)的前端与透明罩(4)固定,在透明罩(4)内设有摄像头组件(5),摄像头组件(5)与FPC软板(6)的前端连接,所述FPC软板(6)的后端穿入内窥管(1)内,并从内窥管(1)管身上设置的小孔(7)穿出,然后与电路板(8)相连接;所述FPC软板(6)位于内窥管(1)内的板体包覆在套管(10)中,该套管(10)与内窥管(1)的内壁紧贴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内窥管内只设置一个腔室,单腔的加工制造比双腔更为方便,并且中间少了隔层,不但能简化生产工序、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还能节约空间。FPC软板的板体外包覆有套管,一方面解决了管内过FPC软板的问题,使FPC软板通过内窥管更方便;另一方面,套管紧贴内窥管的内壁,套管在内窥管中占用的空间少,内窥管中除套管外,其余部分为吸引腔,该吸引腔的空间尺寸足够大,能有效防止手术过程中发生堵塞。所述套管为符合生物相容性的医用套管,能防止FPC软板与吸引腔之间相互干扰。
所述套管(10)的横截面为弧形扁口结构,套管(10)的拱弧面与内窥管(1)的内顶壁贴合,并通过粘接固定。以上结构一方面套管在内窥管中占用的空间最小,能最大限度的增大吸引腔的尺寸;另一方面,套管与内窥管之间接触面积大,两者粘接既牢固又可靠,能有效防止套管发生松动或脱落。
在所述摄像头组件(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凸柱(9),该凸柱(9)嵌装在透明罩(4)内壁上的滑槽内,并通过粘接固定。以上结构一方面摄像头组件与透明罩连接牢靠,另一方面,凸柱与滑槽配合,在装配时起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及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定位及保护摄像头组件,并确保摄像头组件安装牢靠,在所述摄像头组件(5)的后部罩设有密封罩(3),摄像头组件(5)与密封罩(3)粘接固定,所述FPC软板(6)从密封罩(3)上的过孔中穿过。
所述小孔(7)位于手柄(2)内,这样FPC软板从小孔中引出的后段隐藏于手柄中,既美化了外观,又能够防止FPC软板因外露而发生失效或损坏。
为了便于生产及装配、降低生产成本,所述手柄(2)由左右两个半体对扣而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FPC软板上设置套管,能够极大地节约内窥管内的空间尺寸,既便于FPC软板通过,又不会造成内窥管堵塞,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透明罩、密封罩、摄像头组件及FPC软板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套管及内窥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内窥管1、手柄2、密封罩3、透明罩4、摄像头组件5、FPC软板6、电路板8和套管10等构成。其中,在内窥管1的后部装有手柄2,该手柄2由左右两个半体对扣而成,手柄2优选为塑料件,在手柄2内设有电路板8,该电路板8尾端的线路接口敞露在手柄2外,以便于线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卵管通液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定位式双盘吸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