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砂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750.0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惠民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砂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适用于明火,尤其是能够适用于电磁炉上使用的新型砂锅。
背景技术
砂锅是以砂质陶器制成的锅,有时候部分上釉,砂锅具有耐酸碱、不分解食物营养成分等优点,用于熬、炖、焖、煮和煲等慢火烹调食物,依靠砂锅的菜谱有砂锅鸡、砂锅豆腐、砂锅鱼头等。
传统的砂锅是陶器的一种,陶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发展最伟大的发明。传说是尧帝发明了砂锅,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夹砂陶(类似于现在的砂锅)。夹砂陶是新石器时代制作普遍的一种陶器,以红陶和灰陶为主。经过历代改良,夹砂陶演变成了现在我们使用的砂锅。
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理,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的越多,煨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被煨食品的质地就越酥烂。砂锅具有1.传热快,散热慢,保温能力强,一般砂锅在关火5到10分钟后,锅内食物还能保持接近沸腾的热度;2. 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理,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能对大限度地释放食物味道; 3. 适用于用于小火慢熬。
但是,随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关系人类生存的焦点,对大气存在污染的明火在被渐渐替代,而以电为能源的各种产品在不断的推广,尤其是在城市中以电磁炉为生活用具的使用更为普遍。由于电磁炉加热的特点和砂锅材质及产品的特点,砂锅很难在电磁炉上进行很好的应用,原因是传统的砂锅底部均为向上内凹,无法与电磁炉加热进行很好的加热,其次是电磁炉为通过加热面板进行与被加热的热传导实现加热,而陶瓷砂锅无法直接应用于电磁上,陶瓷砂锅虽然具有导热性,但是如果要炖出更加美味是食物,其保温散热时间不够长久。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将砂锅直接应用于电磁炉上,并且能够让砂锅的散热时间更加持久的新型砂锅,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砂锅在电磁炉上可以直接使用,并且增加砂锅的加热效果,延长散热时间,耐用性强的新型砂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砂锅,包括由锅壁4和锅底5组成的砂锅本体,加盖在砂锅本体上的锅盖1,所述的砂锅本体的锅壁4的外壁上设置有端耳2,端耳2内设置有防止烫伤的绝缘隔热层3;所述的锅底5的外面为平面,且在锅底5的中间嵌有吸热散热板6,所述的吸热散热板6为铝质吸热散热板、不锈钢质吸热散热板、生铁质吸热散热板或铜质吸热散热板;
所述的吸热散热板6为基层为生铁层,生铁层上附有铝层的复合板;
所述的吸热散热板6为基层为生铁层,生铁层上附有铜层的复合板;
所述的吸热散热板6为基层为生铁层,生铁层上附有不锈钢层的复合板;
所述的吸热散热板6为矩形体、圆形体、椭圆形体或不规则形体;
所述的吸热散热板6的表面为粗糙面;
所述的吸热散热板6的至少一个表面为粗糙面,粗糙面上设置有凸起和凹坑。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与电磁炉加热板接触的锅底面设置为水平面,实现了与电磁炉加热板的充分接触,而在锅底内嵌入铝质吸热散热板、不锈钢质吸热散热板、生铁质吸热散热板或铜质吸热散热板,实现了在电磁涡流原理下,嵌入锅底内的吸热散热板直接受热,将热量传导到锅体内,并且由于其被陶瓷包裹,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散热,延长了对锅体内食物的加热时间;铝质吸热散热板、不锈钢质吸热散热板、生铁质吸热散热板或铜质吸热散热板的表面为粗糙面,使其能够与砂锅底壁很好的粘结在一起,提高了砂锅的强度;而端耳绝缘隔热层的涉及,更是很好了保护了使用者不被滚烫的砂锅本体所烫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锅盖1、端耳2、绝缘隔热层3、锅壁4、锅底5、吸热散热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新型砂锅,包括由锅壁4和锅底5组成的砂锅本体,加盖在砂锅本体上的锅盖1,所述的砂锅本体的锅壁4的外壁上设置有端耳2,端耳2内设置有防止烫伤的绝缘隔热层3;所述的锅底5的外面为平面,且在锅底5的中间嵌有吸热散热板6,所述的吸热散热板6为铝质吸热散热板、不锈钢质吸热散热板、生铁质吸热散热板或铜质吸热散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惠民,未经王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