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线杆安装拔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2632.1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泗安科林植保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3113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杆 安装 拔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杆安装拔除机。
技术背景
在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混凝土电线杆仍然作为主要的电力基础设施存在,这类电线杆的安装和拔除费时费力,人工成本较高,有些废弃的电线杆遗留在马路边,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线杆安装拔除机,使安装和拔除电线杆更加简单可靠,施工成本更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线杆安装拔除机,包括平板车,所述平板车的平板上设有液压顶杆和油箱,所述液压顶杆底端通过铰链与平板车的平板上表面相连,所述油箱上设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油管连通液压顶杆的油缸,所述液压顶杆顶端通过铰链连接能套住电线杆的套杆,所述套杆上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上挂接钢索,所述钢索一端伸入套杆并连接吊钩,所述钢索另一端卷绕于设置在套杆上的卷扬机上。
优选的,所述套杆横截面为U形,所述套杆内表面底部沿套杆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滚轮,所述套杆下端开口设有可开闭的挡板。滚轮结构减小电线杆在套杆滑动的摩擦力,使电线杆更容易被卷扬机拉起,挡板的设置便于拔除电线杆时套杆套接电线杆,电线杆拔除装入套杆中后关闭挡板防止电线杆滑出。
优选的,所述挡板下端通过铰链与套杆下端底部相连,所述套杆下端面两侧分别设有L形转杆,所述挡板上端两侧设有与L形转杆相配合的凹槽。该结构简化了挡板开闭方式。
优选的,所述平板车平板后端连接挂板车,所述套杆底面与挂板车后端通过铰链相连。该结构使尺寸较长的电线杆装车后倾斜角度更小,便于运输过程中车辆转弯。
优选的,所述平板车车头顶部设有分别竖立在套杆两侧的限位块。该结构可防止套杆向两侧滑移,确保电线杆运输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油泵将油箱中的液压油输入液压顶杆的油缸中控制液压顶杆的伸缩,从而使套杆能够被顶起至直立状态,调整平板车位置即可套住电线杆,在电线杆上绑接套索,将吊钩勾住套索后通过钢索、滑轮和卷扬机的配合,就能使电线杆在套杆内被吊起或放下,本实用新型使电线杆的安装和拔除施工相对于通过吊机起吊外加人工辅助的施工方式,更加方便可靠,施工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套杆下端的上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套杆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平板车1,所述平板车的平板上设有液压顶杆2和油箱202,所述液压顶杆底端通过铰链与平板车的平板上表面相连,所述油箱上设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油管201连通液压顶杆的油缸,所述液压顶杆顶端通过铰链连接能套住电线杆的套杆3,所述套杆上端设有滑轮301,所述滑轮上挂接钢索301a,所述钢索一端伸入套杆并连接吊钩301b,所述钢索另一端卷绕于设置在套杆上的卷扬机302上。所述套杆3横截面为U形,所述套杆内表面底部沿套杆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滚轮303,所述套杆下端开口设有可开闭的挡板304。所述挡板304下端通过铰链与套杆3下端底部相连,所述套杆下端面两侧分别设有L形转杆305,所述挡板上端两侧设有与L形转杆相配合的凹槽304a。旋转L形转杆使杆体位于挡板板面一侧时,挡板被锁止关闭,旋转L形转杆使杆体位于凹槽304a一侧时,挡板可转动开启。所述平板车1平板后端连接挂板车101,所述套杆3底面与挂板车后端通过铰链相连。所述平板车车头顶部设有分别竖立在套杆两侧的限位块10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安装电线杆过程:首先控制液压顶杆2使套杆3位于最低位置,锁止关闭挡板304,通过吊机将待安装的电线杆吊入套杆3内,将吊钩301b与电线杆上预绑接的套索相挂接,之后通过油管201和油箱202对液压顶杆2加压使套杆3逐渐被竖起,控制平板车1使套杆3下端对准安装电线杆的洞口,启动卷扬机302使电线杆略微吊起,打开挡板304,最后点动控制卷压机302反转使电线杆慢慢滑入洞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泗安科林植保专业合作社,未经长兴泗安科林植保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2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