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排LED灯珠控制电路及其LED软灯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3073.6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5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涛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S4/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300 陕西省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控制电路 及其 软灯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排LED灯珠控制电路以及基于此电路结构形成的一种多排LED软灯条。
背景技术
软灯条又称LED灯带,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装饰、指示牌、广告招牌、酒柜、珠宝柜、娱乐场所、路径和轮廓标志等众多领域,藉由不同的LED颜色组合,实现装饰和照明,以展现完美的视觉效果。
现有的LED灯条一般是每一个灯条上只有一排的LED灯珠,而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将多个灯条进行连接组合,如此,需要进行繁琐的灯条拼接或焊接以及复杂的电路连接;同时,一个灯条上的颜色变化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降低了灯条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可同时控制多排LED灯珠的多排LED灯珠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电路结构的多排LED软灯条,其具有结构简单、拼接组合方便、装饰及照明效果显著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排LED灯珠控制电路,它包括一驱动控制器,所述驱动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端和若干个LED驱动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连接安全电压电源、通过串联第一电容接地;
它还包括若干个分别与LED驱动输出端对应连接、由至少两个灯珠连接而成的LED灯组,所述LED灯组的正极与安全电压电源连接并通过串联第二电容接地、负极连接LED驱动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LED灯组由第一RGB灯珠、第二RGB灯珠和第三RGB灯珠串联而成。
优选地,所述LED灯组包括第一灯组和第二灯组,所述第一灯组的第三RGB灯珠的R负极端、G负极端和B负极端分别通过串联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连接LED驱动输出端;
所述第二灯组的第一RGB灯珠和第二RGB灯珠的R负极端、G负极端和B负极端之间分别对应地连接有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优选地,所述驱动控制器为TM1812型驱动控制专用电路。
一种多排LED软灯条,它包括一PCB柔性电路板,所述PCB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上述控制电路。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通过对现有的LED软灯条的控制电路进行结构改进,利用驱动控制器以及具有多个LED灯珠的灯组实现一个灯条上的多排LED灯珠控制,以进行灯光的颜色变换和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多排LED软灯条由于采用上述控制电路连接结构,可使灯条本身具有多排LED灯珠,不但灯光效果明显、控制关系简单也利于多个灯条的组合拼接,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排LED灯珠控制电路,它包括一驱动控制器U1,驱动控制器U1由电源输入端VDD、数据输出端DOUT、数据输入端DIN和若干个LED驱动输出端OUT组成,其中,电源输入端VDD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D1连接安全电压电源(如DC12V电源)、通过串联第一电容C1接地;它还包括若干个分别与LED驱动输出端OUT对应连接的LED灯组,LED灯组由至少两个灯珠连接而成,LED灯组的正极与安全电压电源连接并通过串联第二电容C2接地、负极连接LED驱动输出端OUT。如此,可利用多个LED灯组形成多排灯珠显示,再通过驱动控制器U1实现对多个LED灯组的控制,其优化了传统单排LED软灯条的电路结构。
本实施例的LED灯组可由第一RGB灯珠a、第二RGB灯珠b和第三RGB灯珠c串联而成,以形成具有三排灯珠的灯条,当然也可以对灯珠数量进行扩充,以形成具有多排灯珠的灯条,RGB灯珠可选择5050型LED灯珠。
为优化整个电路结构,保证电路的工作性能,本实施例的LED灯组包括多个第一灯组和第二灯组;其中,第一灯组的第三RGB灯珠c的R负极端、G负极端和B负极端分别通过串联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连接LED驱动输出端OUT;而第二灯组的第一RGB灯珠a和第二RGB灯珠b的R负极端、G负极端和B负极端之间分别对应地连接有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第二灯组的第三RGB灯珠c的R负极端、G负极端和B负极端均直接连接驱动输出端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涛,未经马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3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