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污曝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3691.0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华;蒋卫刚;芮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诺庞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26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污 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污曝气器。
背景技术
在生化处理污水的方法中,曝气器是向污水中供氧的主要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多的曝气头产生较大的气泡,因而气泡与水的接触面积小,氧溶解于水的速度较慢。改进后的透气孔曝气器具有较小的气泡,加速了氧溶解于水的速度。
但是不论是普通的曝气器,还是透气孔曝气器均设置有通风管道,均需要防止污泥和杂物进入通风管道内。一般的透气孔曝气器是是由底盘、托板、压盖和橡胶布气板等元件组成,底盘与通风管道连通。使用时,空气首先进入底盘内,然后经托板后从橡胶布气板上的透气孔排出扩散到污水中形成气泡逸出水面,以达到向污水中冲氧的目的,但是系统停止使用时,系统中没有压力,污泥和杂物常会沉积在橡胶布气板上,并堵塞上面的透气孔,甚至会进入通风管道系统中,影响下一次使用,从而影响整个系统正常工作。
现有的防止污泥和杂物进入通风管道内的方法是通风管道系统的进气口处设置阀体装置。在通风管道系统的进气口处设置阀体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泥和杂物进入通风管道系统,但因阀体装置的闭合需要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实现,进气口处的压力差的产生也需要一定时间,同时,橡胶布气板是对外开放的透气孔,很难立即在进气口处产生较大的压力差实现阀体装置的快速关闭。因此,在阀体 关闭的过程中,仍难免会有污泥和杂物进入通风管道系统。因此对透气孔曝气器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污曝气器,能够大量减少污泥和杂物进入通风管道系统,更有利于曝气系统正常工作,有效延长曝气器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污曝气器,包括曝气板、导流支托板、支座、供气管,曝气板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孔的多孔盘,曝气板与导流支托板通过压盖套接在支座上,供气管的底部设置有楔片,支座通过楔片固定在供气管上,供气管的顶部开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的内部设置有止回阀,第一进气口内壁与止回阀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导流支托板与第一进气口对应之处开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底部对应设置有一个弹片,所述弹片包括活动侧和固定侧,所述固定侧与第二进气口底部固定连接,活动侧位于第二进气口底部边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片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孔盘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曝气板的直径为220~32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曝气板的直径为2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除设置了止回阀外,在进气口处还设置了弹片,弹片包括活动侧和固定侧,固定侧与第二进气口底部固定连接。当停止使用曝气系统时,不再向供气管中输入空气,此时,由于弹片很蔳很轻,对气压差的变化感应大于止回阀,弹片的活动侧能够在止回阀 关闭前,快速从进气口内缩回。
弹片活动侧缩回后,形成封闭态,能够阻止污泥和杂物进入供气管,同时,减少支座与导流支托板之间的空气从曝气板进入水中,这样,可减少形成压力差的时间,止回阀关闭时间缩短,因此,能够更好的防止污泥和杂物进入供气管中,更有利于曝气系统正常工作,有效延长曝气器的使用寿命。
(2)弹片便于更换,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污曝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曝气板,2-止回阀,3-弹片,4-O形密封圈,5-导流支托板,6-压盖,7-支座,8-供气管,9-楔片,10-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污曝气器包括的曝气板1、导流支托板5、支座7、供气管8。曝气板1上开有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孔10的多孔盘,孔盘外侧设置有密封环。曝气板1与导流支托板5通过压盖连接套接在支座7上,供气管8的底部设置有楔片9,支座7通过楔片9固定在供气管8上。
供气管8的顶部开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内设置有止回阀2,第一进气口内壁与止回阀2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诺庞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宜兴诺庞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3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钢砼浇筑BAF滤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臭氧氧化处理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