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行流换热器、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092.0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8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换热器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和设有该平行流换热器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平行流换热器一般包括集流管、扁管和翅片,其中,且平行流换热器通常材质配置为集流管3003(变形铝锰合金)/4343或4045(变形铝硅合金)+喷锌扁管3102或1100(喷锌量7~14g/m2)或钎焊翅片3003或3003MOD+1.5Zn。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材质配置的平行流换热器寿命短,研究其原因是其易腐蚀而发生了泄漏。按照腐蚀等级分为:1)长时间高温高湿,带腐蚀酸性的;2)中温、高湿、带腐蚀酸性;3)高温高湿、中性腐蚀;4)中温、高湿、中性腐蚀。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现有平行流换热器发生泄漏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集流管腐蚀泄漏、扁管泄漏和扁管集流管钎焊焊缝泄漏。
其中,集流管泄漏的主要原因有,1)高频焊缝焊接不良,后续开裂泄漏;2)Si溶蚀和合金基体中高Si,Fe,Cu等粗大第二相或阳极相造成点蚀穿孔泄漏;3)表面厚度腐蚀过快造成泄漏。
扁管泄漏主要原因有:1)溶蚀造成点蚀泄漏;2)锌扩散层过厚造成壁厚减薄过快造成泄漏。从源头上,现有平行流换热器材料系统搭配并不合理;当锌含量为7-14g/m2时,表面锌的浓度远大于2wt%,最高可以达到5%,而浓度大于1.5wt%的扩散层厚度就达到60~80微米,这一部分会在翅片保护前优先腐蚀掉,造成管翅钎焊接头和集流管扁管钎焊接头提前开裂。
相对于接管泄漏来说,芯体泄漏更难进行修补和,为了满足苛刻性海边腐 蚀以及工业大气腐蚀要求,通常是通过不改变材料系统而是添加外加有机涂层进行解决,但是外加有机涂层处理工艺复杂,昂贵,同时外加有机涂层,会导致原始换热性能就有衰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旨在克服现有平行流换热器易腐蚀而发生泄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空调机。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扁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扁管上的翅片,所述扁管表面喷涂有锌含量小于或等于6g/m2的锌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由管外到管内包括依次层叠结合的4系铝硅合金层、第二铝金属层、铝猛合金层。
更优选地,所述4系铝硅合金层的厚度为占所述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总厚度的8%-12%。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铝金属层的厚度可以是占所述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总厚度的3%-5%。
更优选地,所述铝猛合金层的厚度可以是占所述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总厚度的80%-90%。
更优选地,所述该4系铝硅合金层为4045铝合金层;和/或所述第二铝金属层为1系纯铝层、7072铝合金层或5052铝合金层;和/或所述铝猛合金层为3003铝猛合金层。
以及,一种空调机,所述空调机包括上述的平行流换热器。
与现有平行流换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平行流换热器通过在扁管表面喷涂低含量的锌层,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使得扁管壁厚减薄慢,有效降低了扁管钎焊过程中的溶蚀过烧现象,提高其可靠性能;
(2)同时使得扁管与翅片形成腐蚀电位差,使翅片起到牺牲阳极,从而减缓了扁管与翅片间钎焊接头的脱落;
(3)延缓集流管与该扁管间钎焊接头过早腐蚀开裂;
(4)因此,通过降低扁管表层锌含量,改善了平行流换热器整体的防腐性能,使其换热性能衰减慢,使用寿命长。
上述空调机由于是采用上述平行流换热器作为换热器,其使用寿命长,且能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2、3、5和对比例1、3、4扁管表层锌浓度梯度含量曲线图;其中,曲线1、2、3分别是实施例2、3、5中扁管3表层锌的梯度含量曲线;曲线4、5、6分别是对比例1、3、4中扁管3表层锌梯度百分浓度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器和冰箱
- 下一篇:冷热双效电能储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