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骨架橡皮囊液压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515.9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2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伟;赵梦媛;赵嘉希;李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雄伟 |
主分类号: | B21D26/033 | 分类号: | B21D26/033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554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架 橡皮 液压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液压成型装置,特别是一种有骨架橡皮囊成型的金属液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模具成型装置有硬模成型和液压成型:金属硬模(凸凹模)成型装置模具制造成本高、生产周期长、零件表面易损伤、延伸率低、生产成本高;液压成型主要是指管件液压成型技术,动力大,设备成本高。
管件液压成型技术是用管坯作为原材,通过对管腔内注入高压流体,使管件在封闭的模具腔内发生塑性变形,管壁与模具内表面贴合,从而得到所需形状零件的成型技术。同冲压、焊接等传统的成型技术相比,液压成型技术是一门新形的金属成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具有封闭横截面而形状不规则的结构管件。
管件液压成型技术,提高了管件的延伸率,但对模具的密封要求高,冲液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应用面小;为了提高密封性,降低模具对于密封的要求出现了橡胶挤压成型,这种方法橡胶易损坏、动力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液压成型中提高管件的延伸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骨架橡皮囊液压成型装置,包括带流道的骨架、包裹在骨架外的橡皮囊,所述骨架上开有很多小孔,所述骨架内沿轴向方向开有流道,所述骨架周围沿径向方向开有多个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呈均匀分布与流道相通。
高压液体从骨架入口进入流道,经过骨架流道、液体出口,到达骨架外橡皮囊内,实现了高压液体可以进入橡皮囊,通过高压液体挤压橡皮囊,橡皮囊挤压橡皮囊外的待成型管件,使管件产生塑性变型的扩大,直到充满上下模具的内腔,达到所要求的成型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骨架结构,该结构起到了支撑作用,便于将橡皮囊装入待成型管件内,并防止软橡皮囊在待成型管件内发生褶皱,提高了作业速度和生产效率;骨架具有的流道和液体出口,起到了疏通液体的作用,提高各变型点同时达到压力的速度;橡皮囊内的骨架相对无骨架橡皮囊来说,骨架占据了橡皮囊体积,使得冲入液体的体积减少,提高充液速度,提高了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2:支撑座;3:下模;4:管件;5:橡皮囊;6:骨架;7:骨架入口;8:液体出口;9: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为有骨架的橡皮囊成型的模具结构图,成型压力为120MPa。架好支撑座2,将下模3与支撑座2对接好,然后将相应金属、骨架6及橡皮囊5放在下模3的合适位置,随即将上模1与支撑座2和橡皮囊5衔接好,将高压液体从骨架6中的骨架入口7进入骨架,流经骨架内的流道9、液体出口8,进入橡皮囊5内,高压液体挤压橡皮囊膨胀,使待成型管件4拉伸金属至外模型形状,成型后泄压,囊收缩压缩液体经骨架6内的流道流出,至此,完成一次金属成型操作。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成型所需的高压液体量少、能耗低、生产效率高、易密封,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架、骨架可以选用泡沫材料或者金属、或者木头材料做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雄伟,未经李雄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