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纯铜精调温连续铸锭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893.7 | 申请日: | 2014-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调温 连续 铸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及铜合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铜精调温连续铸锭机。
背景技术
铸造是铜及铜合金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目前,广泛应用的铜及铜合金铸造方式为立式半连续铸造和水平连续铸造。在每一个铸次开始前,需要移开铸造平台、吊出上一铸次的铸锭、铸造平台复位、清理结晶腔、将铸造机升起并于结晶腔对中,随后反复倾炉烫炉头并开始铸造。一般情况下,每一个铸次的辅助操作时间在2小时左右,铸造机的有效铸造工作负荷为50-60%。存在的问题是,铸锭成材率低、铸造机辅助作业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与此同时,对出锭温度有严格要求,温度太高会形成溏芯,不能轧制或造成质量事故,温度太低,轧机轧不动,造成轧机机架损坏或使铸锭出现断裂裂口,造成断杆,同样造成质量事故。以前是靠人工调节冷却水的流量来实现温控的控制,但因铸锭是运动的,锭温的高低无法测量,锭温偏差太大,不能保证铸锭质量,也有厂家在铸锭进行轧机前,安装一个感应加热器来弥补,在铸锭冷却过渡时,再用感应加热器升温,造成大量电能耗费,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纯铜精调温连续铸锭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纯铜精调温连续铸锭机,包括铸锭系统、位于所述铸锭系统下方的铸锭牵引装置、位于所述牵引装置下方的同步锯切机组、位于所述同步锯切机组下方的短锭翻转机和短锭运输机,所述铸锭系统包括结晶器、铜液转注浇管,在结晶器中的结晶轮的外圆上置有冷却水喷管,冷却水喷管的一端通过水管与冷却水泵相连,冷却水泵通过轴与电机相连,电机通过电线与变频器相连,变频器通过电线与测温点暗室的一端相连,测温点暗室的另一端与红外线测温仪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将铸锭同步定尺锯切、短锭运输工序整合为一条高效率生产线,可以提高铸锭生产效率60-70%,提高铸锭成材率;2、采用红外线测温仪远距离非接触检测铸锭温度,能自动连续测温并自动控制冷却水量,避免了人工操作偏差,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铸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高纯铜精调温连续铸锭机,包括铸锭系统1、位于所述铸锭系统1下方的铸锭牵引装置2、位于所述牵引装置2下方的同步锯切机组3、位于所述同步锯切机组3下方的短锭翻转机4和短锭运输机5,所述铸锭系统1包括结晶轮11、铜液转注浇管12,在结晶轮11的外圆上置有冷却水喷管13,冷却水喷管13的一端通过水管与冷却水泵14相连,冷却水泵14通过轴与电机15相连,电机15通过电线与变频器16相连,变频器16通过电线与测温点暗室17的一端相连,测温点暗室17的另一端与红外线测温仪18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线测温仪远距离非接触检测铸锭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数据转换为与变频器相匹配的信号,检测温度与设计温度相比偏高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会升高,即提高了冷却水泵的电机的转速,也就提高了冷却水泵的冷却水流量,加速冷却铸锭,反之,则降低冷却水泵的转速,降低冷却水流量来保证铸锭温度在需要温度范围内。测温点暗室是用来解决铸锭表面反光的问题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