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930.4 | 申请日: | 2014-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宇飞 |
主分类号: | H04B10/2575 | 分类号: | H04B10/2575;H04B10/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键控 通信 射频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FSK即频移键控,它的英译为“Frequency Shift Keying”。二进制移频键控记为2FSK。它是数据通信中使用较早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实现,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较强,因此在中低速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根据国际电报和电话咨询委员会(ITU-T)的建议传输速率低于1200波特以下的设备一般采用FSK方式传输数据。
在衰落信道(短波通信)中传输数据,射频光纤传输模块与移动通信直放站设备相配合可以构成移动通信光纤传输直放站系统。早期射频光纤传输模块仅能完成射频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没有其他功能。随着运营商要求的提高,光纤直放站将要具备其它功能,如监控功能等,射频光纤传输模块由于通讯效率低且可靠性差,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光纤直放站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系统,能够在实现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功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通过传输光纤连接,所述信号发射端包括:第一上位机、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和第一射频芯片,所述第一上位机与所述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所述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所述第一射频芯片连接,所述第一射频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传输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端包括:第二射频芯片、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和第二上位机,所述第二射频芯片与所述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连接,所述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所述第二上位机连接,所述第二射频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传输光纤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芯片与所述第二射频芯片相同,所述第一射频芯片为CC2430射频芯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芯片数据输入引脚与所述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据输出串口连接,配置时钟引脚与所述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接收串口连接,信号强度指示引脚与所述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模转化串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射频芯片数据输入引脚与所述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据输出串口连接,第二射频芯片配置时钟引脚与所述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接收串口连接,第二射频芯片信号强度指示引脚与所述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模转化串口连接。
优选的,第一射频芯片的外部扩展存储引脚和数据输入引脚为双向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能够在实现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功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系统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信号发射端101、信号接收端102、传输光纤103、第一上位机104、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105、第一射频芯片106、第二射频芯片107、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108和第二上位机1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移键控通信射频光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信号发射端101和信号接收端102,所述信号发射端102和信号接收端102通过传输光纤103连接,所述信号发射端101包括:第一上位机104、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105和第一射频芯片106,所述第一上位机104与所述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105连接,所述第一单片微型计算机105与所述第一射频芯片106连接,所述第一射频芯片106的输出端与所述传输光纤103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端102包括:第二射频芯片107、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108和第二上位机109,所述第二射频芯片107与所述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108连接,所述第二单片微型计算机108与所述第二上位机109连接,所述第二射频芯片107的输入端与所述传输光纤103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宇飞,未经杨宇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杏仁骨粉蛋鸡饲料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电力线载波通讯自动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