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刮器防水安装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6392.2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唐宾;龙小军;万福;唐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刮器 防水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雨刮器领域,尤其是一种雨刮器安装座。
背景技术
雨刮器,主要用于车辆前挡风玻璃,也用于某些车辆的前大灯和后挡风玻璃,包括刮杆刮片总成、雨刮器安装座、连杆机构、驱动电机;其中雨刮器安装座包括基座、刮杆转轴、连接板和安装支耳,刮杆转轴经轴承安装在安装座的立柱轴孔内并通过安装座上的安装孔固定在车辆钣金上,刮杆刮片总成固定安装在刮杆转轴一端上;驱动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涡轮。连接板一端与刮杆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杆铰接且铰接轴轴向平行于刮杆轴轴向。雨刮器工作时,由电机输出,在经蜗轮蜗杆减速增矩后,通过连杆机构将电机输出的转动转变为连接板的往复摆动,刮杆通过刮杆轴与连接板摆动,从而刮除扇形区域的雨水。
在雨水天气,汽车在室外被淋雨,雨水淋在雨刮器安装座上,再沿着安装座壁流下,流在连接板上,连接板长期接受雨水的淋湿,易产生锈蚀,使得连杆工作不灵活,甚至连杆机构失效不工作,尤其是对于车上护罩挡水效果不好的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连接板被雨水淋湿的雨刮器防水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雨刮器防水安装座,包括基座、刮杆转轴、连接板和安装支耳,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刮杆转轴立柱,所述刮杆转轴立柱开设有立柱轴孔,所述刮杆转轴位于立柱轴孔中,所述连接板与刮杆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耳位于于基座的一端,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挡水盘,所述挡水盘为绕刮杆转轴立柱的向上凸起结构,所述挡水盘上开设有流水口,所述流水口与连接板摆动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
优选地,所述流水口连接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与连接板摆动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
优选地,所述流水槽与连接板分别位于基座两侧。
优选地,所述流水槽从内向外逐渐降低。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耳位于挡水盘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雨刮器安装座上建立挡水盘,收集雨水,让雨水从流水口处流出,不用单独安装挡水结构,即可对淋在雨刮器安装座上的雨水进行引流,防止连接板和连杆被雨水淋湿,从而延长雨刮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挡水盘可对安装支座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1-基座,12-刮杆转轴立柱,13-挡水盘,14-流水槽,15-安装支耳,20-刮杆转轴,3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雨刮器防水安装座,包括基座11、刮杆转轴20、连接板30和安装支耳15,所述基座11上设置有刮杆转轴立柱12,所述刮杆转轴立柱12开设有立柱轴孔,所述刮杆转轴20位于立柱轴孔中,所述连接板30与刮杆转轴2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耳15位于于基座11的一端,所述基座11上设置有挡水盘13,所述挡水盘13为绕刮杆转轴立柱12的向上凸起结构,所述挡水盘13上开设有流水口,所述流水口与连接板30摆动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
因为雨水主要是沿刮杆转轴立柱12流到雨刮器安装座上,而挡水盘13为绕刮杆转轴立柱12的向上凸起结构,所以挡水盘13可以将流到雨刷器安装座上的雨水收集起来,再通过挡水盘13上开设的流水口流出,而流水口与连接板30摆动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所以雨水不会流到连接板30。这里需注意挡水盘13与刮杆转轴立柱12要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使挡水盘13更好地收集雨水,一般可将挡水盘13设置于基座11的边沿。挡水盘13对淋在安装座上的雨水进行收集引流,防止大量雨水流在连接板30上,同时对安装座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通过以上结构来使安装座与挡水盘13合为一体,雨刮器安装座上不用另外再安装挡水结构,简化了雨刮器装配工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对雨水进行引流,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流水口连接有流水槽14,所述流水槽14与连接板30摆动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在流水口上连接流水槽14进行雨水引流,相对于单独的流水口,其引流效果更好。
如上所述,流水槽14与连接板30摆动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如此可防止雨水流到连接板30上,而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流水槽14与连接板30分别位于基座11两侧。如此流水槽14与连接板30之间就相距有足够距离,使连接板30更不易被打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6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