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灌装生产线的翻门缩口式撑袋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6949.2 | 申请日: | 2014-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傅正兵;张心全;熊飞;陈军;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34 | 分类号: | B65B43/34;B65B43/4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灌装 生产线 翻门缩口式撑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灌装生产线的翻门缩口式撑袋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中,物料袋在从扁平状态被撑开后,保持撑开状态等待灌装结束。就像我们人一样,用两只手将物料袋的口撑开并保持状态等待物料的灌装一样。我们知道人在完成这样的动作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要设备完成这样的一些动作,就要把这些看上去比较容易的动作逐一分解成多个动作并将其连贯起来,因此翻门缩口式撑袋灌装装置是一项重要的研发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灌装生产线的翻门缩口式撑袋灌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自动灌装生产线的翻门缩口式撑袋灌装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中架设有放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斗的下端部与其对应配合的可伸缩的袋口夹袋机构、可翻转的撑袋机构以及开袋吸盘机构,所述可伸缩的袋口夹袋机构包括有转动安装在放料斗一侧的缩口连杆,所述缩口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缩口连杆接头连接有左、右抓手,所述左、右抓手上端部的安装连杆顶端通过缩口转轴转动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缩口连杆中部的转轴一上还连接有开袋连杆,所述开袋连杆由其外侧缩口气缸驱动;所述可翻转的撑袋机构包括有位于放料斗两侧且横直的放料门轴,两放料门轴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左、右翻门,所述左、右翻门的上端通过连杆与L形放料门上连杆的下端部连接,所述L形放料门上连杆的上端部通过翻门曲杆由其外侧的翻门气缸驱动;所述开袋吸盘机构包括有与可翻转的撑袋机构中左、右翻门对应且位于其下方的吸盘,所述吸盘的动作由其外侧的开袋气缸驱动。
所述的壳体由前面板、后面板和上盖板通过安装板条以及连接板条构成。
所述开袋连杆的上端通过转轴二转动安装在缩口气缸连接座,且转轴二与缩口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
所述的放料门轴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放料门柄,所述放料门柄的另一端安装在放料门座上。
所述的左、右翻门呈U形槽状。
所述的L形放料门上连杆的拐角处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壳体上,所述L形放料门上连杆的上端部连接有翻门曲杆,所述翻门曲杆上端与翻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翻门气缸的尾部设有翻门气缸尾座调节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是一种可以模仿人手将物料袋撑开并将物料袋送入灌装口的装置,将缩口连杆、缩口转轴把缩口气缸的简单动作完成了物料袋缩口的过程,将翻门曲杆、翻门转轴把翻门气缸的简单动作完成翻门入袋的过程,巧妙得利用进料斗的内胆与翻门之间的紧密结合保证物料在未灌装到物料袋之前不会渗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C-C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7夹袋缩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夹袋翻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用于自动灌装生产线的翻门缩口式撑袋灌装装置,包括有壳体,壳体中架设有放料斗3,放料斗3的下端部与其对应配合的可伸缩的袋口夹袋机构、可翻转的撑袋机构以及开袋吸盘机构,可伸缩的袋口夹袋机构包括有转动安装在放料斗3一侧的缩口连杆19,缩口连杆19的两端分别通过缩口连杆接头20连接有左、右抓手1、2,左、右抓手1、2上端部的安装连杆顶端通过缩口转轴18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缩口连杆19中部的转轴一上还连接有开袋连杆10,开袋连杆10由其外侧缩口气缸24驱动;可翻转的撑袋机构包括有位于放料斗3两侧且横直的放料门轴,两放料门轴的中部转动安装有左、右翻门22、23,左、右翻门22、23的上端通过连杆与L形放料门上连杆8的下端部连接,L形放料门上连杆8的上端部通过翻门曲杆9由其外侧的翻门气缸25驱动;开袋吸盘机构包括有与可翻转的撑袋机构中左、右翻门22、23对应且位于其下方的吸盘26,吸盘26的动作由其外侧的开袋气缸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6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互感器的取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焊接硬密封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