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携带替换笔头的包装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7266.9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可辉 |
主分类号: | B43K7/01 | 分类号: | B43K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携带 替换 笔头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笔,尤其涉及一种携带替换笔头的包装笔。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笔,其大多是笔杆与笔头一体化结构,而使用者在使用时往往由于笔头的损坏而使整支笔报废,对其中还未用尽的墨水芯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消费者而言其还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替换笔头的包装笔。可在使用过程出现笔头损坏时提供替换笔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携带替换笔头的包装笔,所述包装笔包括笔盖、笔杆、后塞,所述笔杆头端具有笔颈,其上安装有用于书写的第一笔头,所述笔杆尾端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笔杆的后塞;所述堵头具有一容置第二笔头的内腔,所述内腔口部形状与所述笔颈形状相当,所述内腔的底部形状与所述第二笔头形状匹配,使所述第二笔头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内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腔外壁在所述堵头内形成使所述笔杆内的墨水芯与所述第一笔头压合推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塞与所述笔杆尾端通过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塞与所述笔杆尾端通过彼此紧密啮合的环槽与凸沿扣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笔杆的尾端上的后塞设置容置备用的第二笔头,当在第一笔头出现损坏时,可将笔杆的颈部插入容置腔内,使第二笔头插入笔杆的颈部,将备用的第二笔头取出代替第一笔头使用,提高包装笔的使用寿命,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且降低了使用的书写成本。本实用新型包装笔更换纤维头的方式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塞携带第二笔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后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笔包括笔盖10、笔杆20,笔杆20的前端具有笔颈21,笔颈21上安装有第一笔头22,笔杆20的尾端上设置有将笔杆封闭的后塞30。
为了在第一笔头出现损坏而影响使用时提供替换的笔头,本实用新型在后塞30内设置了容置第二笔头23的内腔31,参照图2所示后塞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所示的后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内腔31的口部311的形状与笔颈21的开关相当,使得笔颈21可匹配插入内腔的口部311中,内腔31的底部312的形状与第二笔头的头部形状匹配,使得第二笔头可以间隙配合设置于其内而不会发生脱落,笔颈21插入内腔的口部311中时,第二笔头23的尾部可插入笔颈21内,进而将第二笔头带出,使包装笔发挥正常使用功能。
更佳地,内腔31的外壁在后塞30内形成推杆313可将笔杆20内的墨水芯与笔头压合,使墨水正常供应。
为了使后塞30方便从笔杆20上取出,进一步达到更换墨水芯的功能,后塞30与笔杆20可以选择螺纹的连接方式,也可选择通过彼止紧密啮合的环槽与凸沿扣合的连接方式,实用新型优先为螺纹的连接方式,但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可辉,未经林可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7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