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子聚合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7730.4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6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东;王建伟;王顺开;吴国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伊科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月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聚合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器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分子聚合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高分子聚合反应通常伴有热量产生或吸收,只有反应釜的当传热速率满足反应要求时,才能使聚合反应温度恒定,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是聚合操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一般采用搅拌聚合釜,传热手段一般采用夹套、盘管及回流冷凝器。
随着单套装置产能不断提高,聚合釜的体积越来越大。仅仅采用夹套、盘管及回流冷凝器作为传热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所需换热面积,通常难以达到反应釜的温度控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之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内部为梳式冷却系统,外部为竖向半管冷却系统的高分子聚合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分子聚合反应装置,包括立式釜体,所述的立式釜体内部设置搅拌装置,所述的立式釜体上部设置进料口,下部设置出料口;所述的立式釜体外壁设置竖向半管冷却系统,内侧环向设置数组梳式冷却管束。
优选的,所述的竖向半管冷却系统由环向设置立式釜体外壁的上半管、环向设置立式釜体外壁的下半管和贯通所述上、下半管的若干竖管组成;所述的下半管设置冷却剂进口,所述的上半管设置冷却剂出口。
优选的,梳式冷却管束上下部均设有环向集液总管,所述下集液总管设置通向立式釜体外部的冷却剂进口,所述上集液总管设置通向立式釜体外部的冷却剂出口。
优选的,为使梳式冷却管束因反应介质的温度变化带来的热胀量,在上集液总管与冷却剂出口之间设有水平U型管。
优选的,立式釜体上部设置一对法兰,釜体封头上设有人孔,方便U型管法兰安装检修。
优选的,立式釜体内部每组梳式冷却管束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支撑。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采用三层浆式搅拌器,其梳式冷却管束还可以起到挡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高分子聚合反应装置采用梳式管束有利于增大换热面积,以满足介质反应的需要;梳式管束环向圆周布置有利于搅拌器工作时介质的流动;梳式管束两侧的U型管段的设置,有效的解决了整个梳式管束冷却系统的热补偿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2所示,
一种高分子聚合反应装置,包括立式釜体1,所述的立式釜体1内部设置搅拌装置2,所述的立式釜体1上部设置进料口3,下部设置出料口4;所述的立式釜体1外壁设置竖向半管冷却系统,内侧环向设置数组梳式冷却管束5。
所述的竖向半管冷却系统由环向设置立式釜体外壁的上半管61、环向设置立式釜体外壁的下半管62和贯通所述上、下半管的若干竖管63组成;所述的下半管62设置冷却剂进口64,所述的上半管设置冷却剂出口65。
所述梳式冷却管束5上下部均设有环向集液总管,所述下集液总管71设置通向立式釜体1外部的冷却剂进口51,所述上集液总管72设置通向立式釜体1外部的冷却剂出口52。
优选的,所述上集液总管72与冷却剂出口52之间设有水平U型管73。
优选的,所述立式釜体1上部设置一对法兰8。
优选的,所述立式釜体1内部每组梳式冷却管束5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支撑9。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2采用三层浆式搅拌器。
实施例1:
作为异丁烯聚合反应装置时,壳体内径设置为2.8m,釜体直段高度为5.6m。
梳式管束列管5为φ32x3.5mm,共14个管束,每个管束由10根管组成,单根管长3.75m。,半管为φ76x5mm,半管间距为126mm, 单根竖管63长3.7m。换热面积为66平方米。
梳式管束上集液总管72为φ89X4mm,下集液总管71为φ57x3.5mm。
U型管段的U型管73为φ89X4mm,直段长为500mm,弯曲半径为76mm。
搅拌器功率为18.5kW,搅拌器转数为220转/分。人孔DN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伊科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伊科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7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气体保护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涤棉荧光黄面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