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8594.0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6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福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世纪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08 | 分类号: | B62B9/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能自动刹车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育婴者普遍使用的工具,婴儿车的车型多种多样,其可供婴儿躺、或坐或站立于婴儿车内,育婴者可以推着婴儿车自由移动,尤其是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
目前的婴儿车通常只设置了一个被动刹车装置,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推车操作者离开婴儿车时忘记刹车的情况,或者是推车操作者为小孩,不知道刹车操作,这样,容易给乘座的婴儿带来危险,尤其是在下坡或其它紧急情况下,因忘记刹车或不知道刹车,导致无法刹住车轮,其严重影响可想而知。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其所具有的刹车装置为主动刹车装置,当推车操作者离开婴儿车就能自动刹车,确保了刹车系统的质量,提高了刹车安全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车,包括有车轮、由车轮支撑的婴儿车主体、用于控制车轮运动的刹车系统;其中,该刹车系统包括有刹车操作器、刹车线及制动组件;
该刹车操作器包括有外壳、内管及安装块件;该外壳可旋转式套于内管外周,该外壳内壁面一体成型有用于与安装块件匹配的容置腔,前述安装块件匹配于该容置腔内;该安装块件上朝向容置腔底面所在侧凹设有限位凹槽,前述刹车线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卡块,该限位卡块嵌于限位凹槽内,并限位卡块被限位于安装块件与外壳内壁面之间;
该制动组件包括有连接于刹车线另一端的制动件和连接于车轮且相对车轮保持静止的制动配合件,该制动配合件上开设有用于与下述刹车凸杆配合的凹槽;该制动件包括有竖向设置的基板部和自基板部一侧沿车轮转轴方向一体延伸的刹车凸杆,该婴儿车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板,该安装板上开设有滑槽;该基板部下端枢接于安装板上,前述刹车线连接于基板部上端,另设置有扭簧,该扭簧的簧体套设于基板部的枢接部位,该扭簧的两弹性臂分别连接于安装板及基板部与刹车线的连接部位;该基板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沿车轮转轴方向延伸的滑块,该滑块与制动件保持相对静止,该滑块伸入前述滑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腔具有左、右端侧壁,并该左、右端侧壁上开设有彼此位置对应的第一轴孔,前述安装块件上对应开设有第二轴孔,设置一连接轴穿过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将安装块件固定于前述容置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外表面凸设有对自限位卡块延伸出来的刹车线进行导向限位的凸部,该凸部位于前述容置腔的侧旁,且该凸部上表面与外壳内壁面之间的间距为小于刹车线以免刹车线滑出的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彼此扣合的上壳、下壳,前述容置腔设置于上壳内壁,并上壳表面形成有便于手握的防滑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有架体、设置在该架体内的前排座和后排座及连接于架体后侧的把手,前述刹车操作器设置于把手上;该车轮包括有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两前轮和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两后轮,前述刹车系统针对后轮设置;
该架体包括有分别设置于左、右侧的两侧架、连接于两侧架间的承座架;该侧架包括有前支撑臂、后支撑臂,该前支撑臂向后倾斜延伸设置,该后支撑臂向前倾斜延伸并其上端枢接于前支撑臂上,前述把手连接于前支撑臂上端之间;该前、后支撑臂底端位置之间连接有一纵向连接杆,该两前支撑臂底端之间连接有供前排座婴儿使用的前踩踏杆,两后支撑臂靠近底端位置之间连接有供后排座婴儿使用的后踩踏杆,该后踩踏杆相对后支撑臂可枢转式设计;前述前、后轮分别对应安装于前、后支撑臂的下端, 且前支撑臂下端相对前轮及纵向连接杆可枢转式设计;
该承座架包括有分别设置于左、右侧的两侧杆、连接于两侧杆前端之间的前杆和连接于两侧杆后端之间的后杆,该两侧杆连接于相应的前支撑臂上;前述前排座和后排座前后间距式安装于承座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刹车系统分别针对左、右侧后轮设置,左、右侧的刹车线分别连接于刹车操作器左、右端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动配合件垂直于车轮转轴方向设置,制动配合件为圆盘结构,其周缘环设有若干前述凹槽,且凹槽均布于制动配合件的周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世纪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新世纪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8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