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奥迪车的行车记录仪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0439.2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谭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震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G07C5/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王仁飞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奥迪 行车 记录仪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配件,具体是一种专用于奥迪车的行车记录仪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各种配合汽车使用的配件也越来越多,其中行车记录仪,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拍下影像,对处理碰瓷、交通事故之类的案件很有帮助;市面上行车记录仪种类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买过来直接安装在车辆的挡风玻璃或内后视镜处,这种外置式的安装会破坏原车环境,不美观,或者由于仪器过大,压缩了车辆内部原本有限空间,给人压抑感;如果能有一款行车记录仪,可以贴合原车的设计,与原车融为一体,那在美观、车辆空间方面都会得到改善;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奥迪车型的内后视镜由镜体、安装座组成,安装座顶面具有与挡风玻璃配合的安装面,其中安装座包括塑料装饰前罩和塑料手柄,如果能将行车记录仪与安装座整合,无疑可以解决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奥迪车的行车记录仪壳体,可与原车塑料手柄配合,使行车记录仪与车辆更加融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专用于奥迪车的行车记录仪壳体,包括壳体,壳体与奥迪原车安装面和塑料手柄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与安装面贴合,壳体的后壁开设有与塑料手柄卡接的开口,在开口处的下沿还开有可供镜体连杆穿过的槽口;在所述壳体的前壁开有一个摄像头安装孔,壳体的下部设有可滑动或翻转的滑盖或翻盖。
所述壳体后壁的开口处开设有与原车塑料手柄配合的凹槽,凹槽上、下端还设有卡筋。
在所述的塑料手柄内部还设有铝合金支架,铝合金支架与镜体连杆连接,壳体后壁的开口的内壁还设有与铝合金支架配合的连接筋。
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装饰前罩和塑料手柄分体结构,采用行车记录仪壳体来替代塑料装饰前罩与塑料手柄卡接,行车记录仪壳体上设置有摄像头安装孔及设置屏幕的滑盖或翻盖,并将行车记录仪壳体体积做大,内部可以放置行车记录仪的主机,由于行车记录仪整体体积和重量比塑料装饰前罩要大,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在壳体后壁的开口的内壁还设有与铝合金支架配合的连接筋,从而保证了壳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安装面和塑料手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奥迪车的行车记录仪壳体,包括壳体1,壳体1与奥迪原车安装面2和塑料手柄3配合,所述壳体顶部与安装面2贴合,壳体1的后壁开设有与塑料手柄卡接的开口11,在开口11处的下沿还开有可供镜体连杆穿过的槽口12;在所述壳体的前壁开有一个摄像头安装孔13,壳体的下部设有可滑动或翻转的滑盖或翻盖14;所述壳体后壁的开口处开设有与原车塑料手柄配合的凹槽111,凹槽上下端还设有卡筋15;在所述的塑料手柄内部还设有铝合金支架,铝合金支架与镜体连杆连接,壳体后壁的开口的内壁还设有与铝合金支架配合的连接筋16。
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装饰前罩和塑料手柄分体结构,采用行车记录仪壳体来替代塑料装饰前罩与塑料手柄卡接,行车记录仪壳体上设置有摄像头安装孔及设置屏幕的滑盖或翻盖,并将行车记录仪壳体体积做大,内部可以放置行车记录仪的主机,由于行车记录仪整体体积和重量比塑料装饰前罩要大,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在壳体后壁的开口的内壁还设有与铝合金支架配合的连接筋,从而保证了壳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壳体的两个侧面开有散热孔17,散热孔可以做成竖向排列的栅孔式散热孔,不仅散热效果好,还能使壳体的外形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可以做成与奥迪车内饰匹配的颜色,贴合原车设计,不破坏原车的环境,与原车融为一体,具有体积小、美观、不额外占用空间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震,未经谭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0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