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0772.3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斌;张庆国;沈希辉;李世彪;郑永春;马关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中铁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障 百叶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屏障技术领域,具体地讲公开了一种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
背景技术
我国大中城市的日益拥挤,地面交通已无法满足现有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的日益增长运量需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首选。但是轨道交通运行时会产生巨大的脉动力和强噪声,对附近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轨道交通声屏障是隔音降噪的一种设施。
目前所使用的声屏障单元板结构由压筋背板、冲孔面板、封板和内置的吸声棉等构成,做为单元板的面板其主要功能为吸收噪音。而构成该面板的结构为在整块的铝合金板上冲压出吸音圆孔或起鼓型百叶孔。而当吸音孔为圆孔结构时,雨水会通过孔进入单元板中,造成吸音材料的板结化而造成吸音效果的降低,同时雨水还会对框架造成腐蚀;而当吸音孔为起鼓型百叶孔时,不仅其制造工艺复杂,而且由于冲压的叶片由于外鼓距离有限会严重影响吸声效果,难以满足交通的隔音降噪要求。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吸音效果好、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的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包括压筋背板、面板、夹于两者间的吸声棉板以及设置于两端的左、右封头;所述的压筋背板包括与之构成一体结构的上、下龙骨板;所述的面板由若干个固定于所述上、下龙骨板上的支撑件和平行设置于该支撑件上的百叶板条构成。
构成上述一种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支撑件为矩形管结构;
——所述的百叶板条与支撑件间通过连接铆钉铆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构成该单元板的面板由若干支撑件和平行设置于该支撑件上的百叶板条构成,因此不仅其制造工艺简单,而且由于吸引孔由相互平行设置的百叶板条构成,使得其吸音面积大大增加,有效提高了其吸音效果;其二,由于构成该单元板的压筋背板包括与之构成一体结构的上、下龙骨板构成,使得单元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大大增加,有效提高该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整体的冲击荷载的能力,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述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与上、下龙骨板1、2构成一体结构的压筋背板3、面板4、夹于两者间的吸声棉板5以及设置于两端的左、右封头6和7;上述结构中,面板由多个固定于上述上、下龙骨板1和2上的支撑板8和平行设置于该支撑件上的若干百叶板条9构成。
即上述结构的声屏障百叶孔单元板使用时,首先由于构成该单元板的框架由压筋背板和与之构成一体结构的上、下龙骨板以及设置与两侧的左右封头构成,将由若干竖向平行设置的若干支撑板通过铆钉铆接固定或焊接与上、下龙骨板固定位一体,然后将若干平行的百叶板条分别通过螺丝10与支撑板固定位一体并构成面板(如图3所示)。使用时轨道交通所产生的噪音会通过百叶板反射进入其中,由吸音面板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轨道噪音的目的。
在上述单元板的结构中,当支撑件为矩形管结构时其单元板的结构强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中铁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衡水中铁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0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